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课题背景 | 第12-14页 |
·高性能计算的作用 | 第12页 |
·处理器的发展及带来的挑战 | 第12-13页 |
·主流并行编程模式—MPI | 第13-14页 |
·组件式结构MPI 实现Open MPI | 第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MPI 的研究及实现 | 第15-16页 |
·结点间通信技术介绍 | 第16-17页 |
·结点内通信技术研究 | 第17-18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本文结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结点内MPI 消息传递机制的研究 | 第21-33页 |
·结点内MPI 消息传递的通信协议 | 第21-25页 |
·基于共享内存的消息传递协议 | 第21-22页 |
·基于共享内存消息队列的消息传递协议 | 第22-23页 |
·基于Ptrace 系统调用的消息传递协议 | 第23-24页 |
·基于内核模块的消息传递协议 | 第24-25页 |
·基于网络接口控制器(NIC)的消息传递协议 | 第25页 |
·MPICH2 整体框架及nemesis 通道分析 | 第25-32页 |
·MPICH2 结构 | 第25-27页 |
·nemesis 通道中基于共享内存的通信协议 | 第27-30页 |
·nemesis 中基于系统调用的vmsplice 模块 | 第30-31页 |
·nemesis 中基于内核模块的KNEM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组件结构的结点内消息传递优化方法研究与设计 | 第33-46页 |
·Open MPI 及SM 组件分析 | 第33-37页 |
·Open MPI 组件式通信结构 | 第33-36页 |
·SM 组件基于共享内存的消息传递协议 | 第36-37页 |
·nemesis 通道与SM 组件的性能比较 | 第37-41页 |
·测试环境 | 第37页 |
·点点通信测试结果 | 第37-39页 |
·聚合通信测试结果 | 第39-41页 |
·优化方案设计 | 第41-45页 |
·基于二进制折半查找的接收队列状态判断方法 | 第41-43页 |
·减少内存拷贝次数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基于内核模块内存映射的通信机制在OpenMPI 中的设计和实现 | 第46-57页 |
·基于内核模块内存映射消息传递方法设计分析 | 第46-47页 |
·KBDT 组件关键技术 | 第47-49页 |
·内存映射机制 | 第47-48页 |
·消息传递协议 | 第48-49页 |
·KBDT 组件的实现 | 第49-57页 |
·组件初始化 | 第50-52页 |
·进程选择阶段 | 第52-54页 |
·消息传递实现阶段 | 第54-56页 |
·关闭阶段 | 第56页 |
·KBDT 组件的优化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57-67页 |
·测试环境与目标 | 第57页 |
·点点通信性能测试 | 第57-61页 |
·点点通信的延迟测试 | 第57-60页 |
·点点通信的带宽测试 | 第60-61页 |
·聚合通信性能测试 | 第61-62页 |
·NPB 应用性能测试 | 第62-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7-69页 |
·工作总结 | 第67页 |
·下一步工作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