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iniband网络接口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课题背景 | 第12-14页 |
·IB 网络体系结构 | 第14-16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IB 相关技术简介 | 第18-27页 |
·IB 的层次结构 | 第18-21页 |
·物理层 | 第18-19页 |
·链路层 | 第19页 |
·网络层 | 第19-20页 |
·传输层 | 第20页 |
·上层协议 | 第20-21页 |
·IB 的通信机制 | 第21-25页 |
·队列模型 | 第22-23页 |
·队列操作类型 | 第23-24页 |
·传输模式 | 第24-25页 |
·IB 的端到端通信流程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IB 接口适配器关键技术研究 | 第27-42页 |
·适配器的硬件模型 | 第27-28页 |
·接口虚拟化 | 第28-32页 |
·服务器虚拟化 | 第28-30页 |
·I/O 虚拟化 | 第30-31页 |
·端口虚拟化 | 第31-32页 |
·虚实地址转换 | 第32-35页 |
·内存登记 | 第32-33页 |
·地址转换 | 第33-35页 |
·RDMA 机制 | 第35-38页 |
·RDMA 的工作原理 | 第35-36页 |
·IB 网络中的RDMA 实现 | 第36-38页 |
·处理卸载 | 第38-41页 |
·发送数据的处理优化 | 第38页 |
·接收方处理数据包 | 第38-39页 |
·检验和的产生和验证 | 第39页 |
·对事务完成情况报告的优化 | 第39页 |
·中断优化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YH-HCA 高性能接口卡的设计实现 | 第42-53页 |
·ConnectX 简介 | 第42-44页 |
·YH-HCA 的总体结构 | 第44-48页 |
·YH-HCA 的基本组成 | 第44-45页 |
·ConnectX 外围的主要电路 | 第45-48页 |
·YH-HCA 的硬件处理流程 | 第48-51页 |
·数据的发送过程 | 第48-50页 |
·数据的接收过程 | 第50-51页 |
·YH-HCA 卡的参数配置 | 第51-52页 |
·YH-HCA 的驱动程序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一种新的IB 接口实现模型-CI2 | 第53-70页 |
·现有IB 接口实现模型的不足 | 第53-57页 |
·现有IB 接口实现模型 | 第53-54页 |
·延时问题 | 第54-56页 |
·对虚拟化的支持 | 第56-57页 |
·与CPU 紧耦合的IB 接口实现模型-CI2 | 第57-63页 |
·CI2 模型 | 第58-59页 |
·基于CI2 的I/O 虚拟化 | 第59-61页 |
·VT-d 技术的集成 | 第61-63页 |
·CI2 虚拟化结构中分区交换开关的实现 | 第63-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