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1.2 本课题相关内容现状研究 | 第15-18页 |
1.2.1 燃烧特性与反应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基于RFR(RandomForestRegression)的模型预测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生物质混煤共燃CO及NO排放特性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试验系统与测试方法 | 第19-24页 |
2.1 试验样品制备 | 第19-20页 |
2.1.1 梧桐叶粉末制备 | 第19页 |
2.1.2 梧桐叶热解炭制备 | 第19页 |
2.1.3 梧桐叶水热炭制备 | 第19页 |
2.1.4 煤粉制备 | 第19页 |
2.1.5 混合样品制备 | 第19-20页 |
2.1.6 样品测试及燃烧方案 | 第20页 |
2.2 试验系统简介 | 第20-21页 |
2.2.1 TGA热分析系统 | 第20-21页 |
2.2.2 管式炉试验系统 | 第21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2.3.1 燃烧试验 | 第21页 |
2.3.2 燃烧排放特性试验 | 第21-22页 |
2.4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22-23页 |
2.4.1 燃烧特性数据处理方法 | 第22-23页 |
2.4.2 燃烧排放数据处理方法 | 第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梧桐叶及其生物炭燃烧及动力学研究 | 第24-37页 |
3.1 燃烧热重分析 | 第24-26页 |
3.2 不同升温速率对燃烧热重影响 | 第26-28页 |
3.3 燃烧特性分析 | 第28-29页 |
3.4 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29-36页 |
3.4.1 改良Coats-Redfern积分法动力学分析 | 第29-34页 |
3.4.2 改良C-R积分法与C-R法动力学对比分析 | 第34-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基于RFR的梧桐叶及其生物炭活化能预测 | 第37-46页 |
4.1 随机森林回归理论 | 第37页 |
4.2 梧桐叶及其生物炭活化能预测模型构建流程 | 第37-38页 |
4.3 数据准备及数据清洗 | 第38-39页 |
4.4 模型训练与参数优化 | 第39-40页 |
4.5 模型测试与模型验证 | 第40-41页 |
4.6 预测模型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4.6.1 梧桐叶混煤预测模型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4.6.2 热解炭混煤预测模型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4.6.3 水热炭混煤预测模型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梧桐叶及其生物炭与煤混烧CO和NO排放特性研究 | 第46-79页 |
5.1 梧桐叶及其生物炭与煤单独燃烧CO和NO排放特性研究 | 第46-56页 |
5.1.1 梧桐叶及其生物炭与煤单独燃烧CO排放特性研究 | 第46-51页 |
5.1.2 梧桐叶及其生物炭与煤单独燃烧NO排放特性研究 | 第51-56页 |
5.2 掺混比对混合样品燃烧CO和NO排放特性研究 | 第56-67页 |
5.2.1 掺混比对混合样品燃烧CO排放特性研究 | 第56-61页 |
5.2.2 掺混比对混合样品燃烧NO排放特性研究 | 第61-67页 |
5.3 温度对混合样品燃烧CO和NO排放特性研究 | 第67-77页 |
5.3.1 温度对混合样品燃烧CO排放特性研究 | 第67-72页 |
5.3.2 温度对混合样品燃烧NO排放特性研究 | 第72-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9-80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