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政策性农业保险精准扶贫问题研究--基于马克思保险基金理论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5页
        (一) 国外文献研究第12-13页
        (二) 国内文献研究第13-15页
    三、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5页
    四、研究方法第15页
    五、可能创新点和不足第15-18页
第二章 马克思保险基金理论第18-28页
    一、保险基金的重要性第18-20页
    二、保险基金的来源第20-21页
    三、保险基金的职能第21-22页
    四、建立保险基金的目的第22-23页
    五、保险基金发挥的作用第23-28页
        (一) 保险基金能够促进再生产的恢复第23-24页
        (二) 保险基金使被保险人更可靠、更便宜地取得与自保相同的结果第24页
        (三) 保险基金为生产创造一种安心的环境第24-28页
第三章 河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精准扶贫现状—以卢氏县为例第28-40页
    一、河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助力精准扶贫发展历程第28-29页
    二、河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助力精准扶贫“卢氏模式”第29-33页
        (一) “卢氏模式”的主要内容第30页
        (二)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卢氏模式”中助力精准扶贫措施第30-33页
    三、河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助力关于精准扶贫的政策支持第33-35页
    四、政策性农业保险在防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中发挥的作用第35-37页
    五、政策性农业保险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第37-40页
        (一) 运行操作过程中违法违规操作问题普遍存在第37页
        (二) 缺乏大灾补偿机制和再保险制度第37-38页
        (三) 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低,难以发挥精准扶贫效果第38-39页
        (四) 区域风险与费率不匹配第39-40页
第四章 基于马克思理论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精准扶贫建议第40-46页
    一、鼓励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县市“扩面、提标”第40-41页
        (一) “扩面”:调整针对贫困县市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第40-41页
        (二) “提标”:提高对贫困县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第41页
    二、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助力精准扶贫新模式第41-42页
    三、推动风险区划,落实风险对价第42-43页
    四、强化与实体经济的结合,为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服务第43-44页
    五、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监管,完善监管法规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效率对偿付能力影响研究--来自中国保险行业的经验数据
下一篇:政策性农业保险对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