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土壤中小分子有机物对团聚体的胶结作用机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0-2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25页 |
1.2.1 土壤团聚体 | 第11-17页 |
1.2.2 胶结物质对土壤团聚体形成及稳定的影响 | 第17-22页 |
1.2.3 人造土壤培养技术在土壤团聚体中的应用 | 第22-25页 |
1.3 有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 第25-26页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6-35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26-34页 |
2.2.1 祁阳红壤理化性质 | 第26-28页 |
2.2.2 模拟组分表征 | 第28-30页 |
2.2.3 菌悬液的制备 | 第30页 |
2.2.4 人造土壤培养实验设计 | 第30-31页 |
2.2.5 人造土壤采样 | 第31-32页 |
2.2.6 元素分析 | 第32页 |
2.2.7 团聚体湿筛分级 | 第32页 |
2.2.8 有机质的提取 | 第32-33页 |
2.2.9 液相色谱测定有机质的相对分子量 | 第33-34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34页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4-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7页 |
3.1 人造土壤各处理形态变化 | 第35-36页 |
3.2 人造土壤各处理C、N变化 | 第36-40页 |
3.3 人造土壤各处理水稳性团聚体的变化 | 第40-43页 |
3.4 人造土壤各处理C分子量的变化 | 第43-47页 |
4 讨论 | 第47-51页 |
4.1 有机质与铁、铝氧化物的相互作用 | 第47页 |
4.2 有机质与粘土矿物的相互作用 | 第47-49页 |
4.3 有机质对土壤团聚体形成及稳定的影响 | 第49-51页 |
5 结论 | 第51-52页 |
6 存在不足及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