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机械论文--船舶系统论文--船舶操纵控制系统论文

基于T-S模糊系统的动力定位船舶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课题来源及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1 课题来源第12页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2-14页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1 动力定位系统T-S模糊模型的研究现状第16页
        1.3.2 T-S模糊观测器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3 基于观测器的T-S模糊控制器结构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基础理论第20-28页
    2.1 模糊控制理论第20-21页
    2.2 线性矩阵不等式简介第21-22页
    2.3 Schur补引理及符号说明第22-24页
        2.3.1 Schur补第22-23页
        2.3.2 矩阵求逆引理第23页
        2.3.3 Schur补引理第23-24页
    2.4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第24-27页
        2.4.1 李雅普诺夫意义下几个稳定性的基本概念第24-27页
        2.4.2 李雅普诺夫直接法第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数学模型第28-41页
    3.1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最初数学模型第28-37页
        3.1.1 船舶运动坐标系第28-30页
        3.1.2 动力定位船舶六自由度非线性运动方程第30-32页
        3.1.3 动力定位船舶三自由度运动学方程第32页
        3.1.4 动力定位船舶三自由度低频运动方程第32-34页
        3.1.5 动力定位船舶高频运动方程第34-36页
        3.1.6 环境扰动模型第36页
        3.1.7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数学模型第36-37页
    3.2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T-S模糊模型第37-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动力定位船舶T-S模糊观测器的设计第41-44页
    4.1 问题描述第41页
    4.2 动力定位船舶的观测器数学模型第41-42页
    4.3 前件变量已知的T-S模糊观测器设计第42-43页
    4.4 前件变量未知的T-S模糊观测器的设计第43页
    4.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5章 动力定位船舶基于观测器的T-S模糊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第44-64页
    5.1 前件变量已知的T-S模糊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第44-55页
        5.1.1 前件变量已知的T-S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44页
        5.1.2 前件变量已知的T-S模糊系统的设计第44-45页
        5.1.3 稳定性分析第45-51页
        5.1.4 仿真结果第51-54页
        5.1.5 结果分析第54-55页
    5.2 前件变量未知的T-S模糊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第55-63页
        5.2.1 前件变量未知的T-S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55页
        5.2.2 前件变量未知的T-S模糊系统的设计第55-56页
        5.2.3 稳定性分析第56-60页
        5.2.4 仿真结果第60-62页
        5.2.5 结果分析第62-63页
    5.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awson型杂多酸的电化学传感器在L-酪氨酸检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六自由度水下机械臂系统设计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