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8-10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9页 |
1.新鲜血液微课的注入带来教学方式的革新 | 第8-9页 |
2.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思考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理论意义 | 第9页 |
2.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一)国内外有关微课的认识 | 第10-12页 |
1.国外有关微课的研究 | 第10页 |
2.国内有关微课的研究 | 第10-12页 |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三、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 第12-14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2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2.问卷调查法 | 第13页 |
3.访谈法 | 第13页 |
4.网络数据调查法 | 第13-14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微课及其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理论 | 第15-24页 |
第一节 微课的概念及其特征 | 第15-17页 |
一、微课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微课的基本特征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微课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理论 | 第17-24页 |
一、微课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理论 | 第17页 |
二、微课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独特性 | 第17-19页 |
三、微课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设计原则 | 第19-20页 |
四、微课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评价体系 | 第20-24页 |
第二章 微课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实践探索——基于南宁市×××中学的调查研究 | 第24-38页 |
第一节 微课在南宁市×××中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现状 | 第24-30页 |
一、微课学习环境的创设方面 | 第24-25页 |
二、微课在南宁市×××中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调查分析 | 第25-30页 |
第二节 微课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案例设计——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课《敬畏生命——如何敬畏生命》为例 | 第30-34页 |
一、《敬畏生命——如何敬畏生命》制作的思路 | 第30-31页 |
二、《敬畏生命——如何敬畏生命》微课的设计 | 第31-33页 |
三、《敬畏生命——如何敬畏生命》微课运用的过程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微课在南宁市×××中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一、微课运用的成效 | 第34-35页 |
二、微课运用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第三章 提升微课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的对策及建议 | 第38-42页 |
第一节 提高学校对微课在思想品德课运用的重视程度 | 第38-39页 |
一、加强微课资源开发与整合 | 第38页 |
二、加强微课认知及运用研究 | 第38-39页 |
三、促进微课资源的平台建设 | 第39页 |
第二节 提升教师对微课的认识与运用的积极性 | 第39-40页 |
一、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微课培训 | 第39-40页 |
二、树立正确的微课理念 | 第40页 |
第三节 其他建议与对策 | 第40-42页 |
一、创新微课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教学模式 | 第40-41页 |
二、构建有效的微课教学评价体系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