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Y-2F卫星数据研究对流初生的云顶物理量特征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对流活动判识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对流初生判识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4 对流活动追踪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5 对流云团面积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8-20页 |
1.6.1 问题提出 | 第18页 |
1.6.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6.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资料与处理方法 | 第20-24页 |
2.1 FY-2F卫星数据的说明 | 第20-21页 |
2.2 降水数据的说明 | 第21页 |
2.3 资料处理 | 第21-22页 |
2.4 个例选取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对流初生的识别与追踪 | 第24-34页 |
3.1 对流初生的识别算法描述 | 第24-25页 |
3.2 对流初生识别结果分析 | 第25-27页 |
3.3 对流初生的追踪 | 第27-28页 |
3.4 对流初生追踪结果分析 | 第28-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深、浅对流在对流初生阶段云顶物理量特征 | 第34-44页 |
4.1 深、浅对流与降水的对应关系 | 第34-37页 |
4.2 深对流初生阶段云顶物理量特征分析 | 第37-39页 |
4.3 浅对流初生阶段云顶物理量特征分析 | 第39-41页 |
4.4 深、浅对流的预警试验 | 第41-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对流云团面积变化的研究 | 第44-50页 |
5.1 对流云团面积的变化特征 | 第44-46页 |
5.2 对流云团面积函数拟合 | 第46-4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期望 | 第50-5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0页 |
6.2 展望 | 第50-51页 |
6.3 本文创新点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