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美国非法监禁侵权制度对我国人身自由权民事保护的借鉴意义 | 第11-17页 |
(一)美国非法监禁侵权制度之概述 | 第11-13页 |
1.非法监禁侵权与恶意诉讼侵权的区别 | 第11-12页 |
2.非法监禁侵权与恐吓、殴打侵权的区别 | 第12-13页 |
(二)我国人身自由权民事保护之现状 | 第13-14页 |
(三)美国非法监禁侵权制度对我国人身自由权民事保护的可借鉴性 | 第14-17页 |
1.美国非法监禁侵权制度的设立宗旨是保护人身自由权 | 第15页 |
2.美国非法监禁侵权制度契合我国侵权法的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3.美国非法监禁侵权制度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 | 第16-17页 |
二、美国非法监禁侵权制度之实体认定 | 第17-35页 |
(一)非法监禁侵权之内涵 | 第17-18页 |
(二)非法监禁侵权之构成要件 | 第18-24页 |
1.必要性构成要件 | 第18-23页 |
2.非必要性构成要件 | 第23-24页 |
(三)非法监禁侵权之责任形态与免责事由 | 第24-32页 |
1.非法监禁侵权之责任形态 | 第24-25页 |
2.非法监禁侵权之免责事由 | 第25-32页 |
(四)非法监禁侵权之赔偿范围 | 第32-35页 |
1.实际损失 | 第32-33页 |
2.惩罚性赔偿 | 第33-35页 |
三、美国非法监禁侵权制度之程序设计 | 第35-38页 |
(一)非法监禁侵权之举证责任 | 第35-36页 |
(二)非法监禁侵权之诉之合格当事人 | 第36-38页 |
1.放弃诉权的被侵权人不能成为非法监禁侵权之诉的原告 | 第36-37页 |
2.公司能成为非法监禁侵权之诉的被告 | 第37页 |
3.市政当局不能成为非法监禁侵权之诉的被告 | 第37-38页 |
四、我国人身自由权民事保护之法律框架设计 | 第38-41页 |
(一)明确我国人身自由权赔偿体系之二元划分 | 第38-39页 |
(二)明确我国人身自由权系属侵权责任法保护 | 第39-41页 |
五、我国人身自由权民事侵权制度之设计 | 第41-48页 |
(一)我国人身自由权侵权内涵界定 | 第41页 |
(二)我国人身自由权侵权构成设计 | 第41-43页 |
1.行为人主观上应当具有过错 | 第42页 |
2.行为人应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的行为 | 第42页 |
3.须有人身自由受侵害的现实情况 | 第42-43页 |
4.非法限制行为与人身自由受侵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第43页 |
(三)我国人身自由权侵权免责事由 | 第43-44页 |
1.合法扭送 | 第43页 |
2.协助抓捕行为 | 第43-44页 |
(四)我国人身自由权侵权赔偿准则 | 第44-46页 |
1.一般情况下为赔偿实际损失 | 第44-46页 |
2.例外情况下可以支持惩罚性赔偿 | 第46页 |
(五)我国人身自由权侵权之诉举证责任分配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