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唐山城市社区居民安全反应能力评价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9-22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1-12页
        1.2.1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2.2 研究方法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0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7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20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第20-21页
    1.5 创新点第21-22页
第2章 城市社区居民安全反应能力评价的理论基础第22-28页
    2.1 相关概念第22-24页
        2.1.1 社区与社区居民第22-23页
        2.1.2 反应与反应能力第23页
        2.1.3 反应能力评价第23页
        2.1.4 突发事件第23-24页
    2.2 理论基础第24-28页
        2.2.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第24-25页
        2.2.2 环境应激理论第25-26页
        2.2.3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理论第26-28页
第3章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8-39页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28-30页
        3.1.1 科学性第28页
        3.1.2 代表性第28-29页
        3.1.3 系统性原则第29页
        3.1.4 实践性第29-30页
        3.1.5 导向性第30页
    3.2 评价指标的初步确定第30-39页
        3.2.1 评价指标的初步拟定第30-38页
        3.2.2 评价指标的确定第38-39页
第4章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第39-44页
    4.1 构造层次结构模型第39-40页
    4.2 判断矩阵的构造第40-41页
    4.3 层次的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第41-42页
    4.4 指标权重确定结果第42-44页
第五章 唐山城市社区居民安全反应能力评价第44-49页
    5.1 调查方法第44页
    5.2 调查样本的确定第44-45页
    5.3 数据分析第45-46页
    5.4 结果分析第46-49页
第六章 提高城市社区居民安全反应能力对策及建议第49-52页
    6.1 加强社区居民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提高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意识第49页
    6.2 完善社区安全设施配套建设和安全管理规定,提高居民伤害灾害事故预防能力第49-50页
    6.3 加强社区防灾减灾安全演练,提高居民安全处置能力第50页
    6.4 建立多渠道社区保险和安全保障机制,提高居民安全保障能力第50-52页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 A 唐山市社区居民问卷调查表第57-59页
附录 B 第一轮专家意见咨询表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导师简介第61-62页
作者简介第62-6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识解理论指导下的复杂句翻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