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洞庭湖沉积层级配特征与大面积采挖前后砂砾石量确定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洞庭湖区地层特征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主要研究途径及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主要研究途径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洞庭湖地层特征 | 第18-28页 |
2.1 任务目的及技术路线 | 第18页 |
2.1.1 任务目的 | 第18页 |
2.1.2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2.2 工程概况 | 第18-20页 |
2.2.1 工作区位置及交通 | 第18-19页 |
2.2.2 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环境 | 第19-20页 |
2.2.3 本次工作情况 | 第20页 |
2.3 钻探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 第20-23页 |
2.3.1 勘探点的布置 | 第20-21页 |
2.3.2 钻探施工工作 | 第21-22页 |
2.3.3 钻探工程编录工作 | 第22页 |
2.3.4 采样工作 | 第22页 |
2.3.5 岩芯保管 | 第22-23页 |
2.4 工作区地质及钻探成果 | 第23-27页 |
2.4.1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3-24页 |
2.4.2 工作区岸上钻探地层结构特征 | 第24-25页 |
2.4.3 工作区水下钻探地层结构及特征 | 第25-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水下地形测量及体积计算 | 第28-45页 |
3.1 水下地形测量 | 第28-32页 |
3.1.1 已有资料及应用情况 | 第28-29页 |
3.1.2 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 第29页 |
3.1.3 地形图测绘 | 第29-30页 |
3.1.4 成果质量检查 | 第30-31页 |
3.1.5 完成的时间及实物工程量 | 第31-32页 |
3.1.6 其它说明 | 第32页 |
3.2 体积计算 | 第32-43页 |
3.2.1 已有资料及应用情况 | 第32-35页 |
3.2.2 计算软件 | 第35页 |
3.2.3 计算方法 | 第35-41页 |
3.2.4 计算结果 | 第41-43页 |
3.3 结论 | 第43-44页 |
3.3.1 水下地形测量 | 第43-44页 |
3.3.2 体积计算 | 第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砂石储量评估 | 第45-70页 |
4.1 基本原理与方法 | 第45-48页 |
4.1.1 基本原理 | 第45页 |
4.1.2 卵石、砂粒组百分含量与含泥量确定 | 第45-48页 |
4.2 采挖前砂卵石矿基础储量确定 | 第48-62页 |
4.3 采挖后砂卵石基础储量确定 | 第62-69页 |
4.4 已挖移砂卵石量确定 | 第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1页 |
5.1 结论 | 第70页 |
5.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76-77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