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

无线电移动监测系统的设计及其测向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国外无线电监测发展现状第12页
    1.3 我国无线电监测发展现状第12-13页
    1.4 本文主要内容安排第13-15页
2 无线电相关技术和理论介绍第15-24页
    2.1 无线电相关理论第15-16页
        2.1.1 无线电的概念第15页
        2.1.2 无线电频带和波段的命名第15页
        2.1.3 无线电频谱第15-16页
    2.2 无线电监测相关理论介绍第16-18页
        2.2.1 无线电监测的含义第16页
        2.2.2 无线电监测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2.2.3 无线电常规监测的主要内容第17页
        2.2.4 无线电特殊监测的内容第17-18页
    2.3 无线电监测系统第18-21页
        2.3.1 固定监测系统第19-20页
        2.3.2 小型无线电监测系统第20-21页
        2.3.3 移动监测系统第21页
    2.4 无线电测向方法介绍第21-24页
        2.4.1 比幅测向法第22页
        2.4.2 沃特森-瓦特测向法第22页
        2.4.3 空间谱估计测向法第22-23页
        2.4.4 干涉仪测向法第23-24页
3 测向方法的研究和误差分析第24-39页
    3.1 无线电测向原理介绍第24-25页
    3.2 相位干涉仪测向法基本原理第25-31页
        3.2.1 相位法测向第25-26页
        3.2.2 一维相位干涉仪第26-27页
        3.2.3 二维相位干涉仪第27-28页
        3.2.4 相位模糊问题第28-31页
    3.3 相关干涉仪测向法基本原理第31-34页
        3.3.1 相关干涉仪原理第31-33页
        3.3.2 相关干涉仪的测向模糊第33-34页
        3.3.3 相关系数计算第34页
    3.4 出现测向误差的原因分析第34-39页
        3.4.1 天线阵元间距产生的测向误差第34-36页
        3.4.2 接收信道误差第36-37页
        3.4.3 相位校正第37-38页
        3.4.4 其他引起测向误差的原因第38-39页
4 移动监测系统设计和车辆改装第39-53页
    4.1 系统设计思路及要求第39-40页
    4.2 移动监测系统设备选择第40-42页
    4.3 系统供电设计第42-43页
        4.3.1 系统供电方案分析第42页
        4.3.2 系统供电方案选择第42-43页
    4.4 承载车辆的选择及改装第43-48页
        4.4.1 车辆选型第43页
        4.4.2 车辆改装原则第43-44页
        4.4.3 车辆工程改装第44-48页
        4.4.4 射频电缆走线方式第48页
    4.5 减小系统测向误差的方法第48-53页
        4.5.1 系统校正第49-52页
        4.5.2 其他减小测向误差的途径第52-53页
5 系统场地测试及结果分析第53-63页
    5.1 测试项目及场地要求第53-54页
        5.1.1 主要测试项目及依据第53页
        5.1.2 测试场地条件第53页
        5.1.3 测试设备选择第53-54页
    5.2 测试方法及结果统计第54-59页
        5.2.1 系统测向灵敏度测试第54-57页
        5.2.2 系统测向精度测试第57-59页
    5.3 测试结果分析第59-63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6.1 总结第63-64页
    6.2 展望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尺度卷积特征匹配的细粒度分类研究
下一篇:深圳市宝安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