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导论 | 第8-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1.2.1 国外已有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2 国内已有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2. 上市银行非公允关联交易的界定和原因分析 | 第16-32页 |
2.1 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界定 | 第16-20页 |
2.1.1 我国立法上对关联方、关联交易的规定 | 第16-17页 |
2.1.2 我国理论上对关联方、关联交易的界定 | 第17-18页 |
2.1.3 上市银行关联方、关联交易的界定 | 第18-20页 |
2.2 上市银行非公允关联交易的界定 | 第20-24页 |
2.2.1上市银行公允与非公允关联交易界定的价值取向 | 第20-23页 |
2.2.2 上市银行非公允关联交易的界定 | 第23-24页 |
2.3 上市银行非公允关联交易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24-32页 |
2.3.1 公司内部控制的角度 | 第24-28页 |
2.3.2 公司外部控制的角度 | 第28-32页 |
3. 上市银行非公允关联交易的风险 | 第32-36页 |
3.1 对上市银行控制方的风险 | 第32-33页 |
3.2 对上市银行自身的风险 | 第33页 |
3.3 对上市银行中小股东的风险 | 第33-34页 |
3.4 对银行客户的风险 | 第34页 |
3.5 对银行存款人的风险 | 第34-35页 |
3.6 对金融体系的风险 | 第35-36页 |
4. 我国规制上市银行非公允关联交易的现有法律制度及评析 | 第36-43页 |
4.1 公司法法律规范及评析 | 第36-38页 |
4.2 证券法法律规范及评析 | 第38-39页 |
4.3 银行法法律规范及评析 | 第39-41页 |
4.4 会计法与税法法律规范及评析 | 第41-42页 |
4.5 小结 | 第42-43页 |
5. 我国上市银行非公允关联交易法律规制的完善 | 第43-54页 |
5.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 第43-45页 |
5.1.1 优化上市银行国有股权 | 第43页 |
5.1.2 控制股东的规制 | 第43-44页 |
5.1.3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第44-45页 |
5.1.4 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的完善 | 第45页 |
5.1.5 完善监事会制度 | 第45页 |
5.2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45-49页 |
5.2.1 进一步规范上市银行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构建统一的法律体系 | 第46页 |
5.2.2 披露上市银行的关联利益 | 第46-47页 |
5.2.3 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与关联交易披露的豁免制度 | 第47-48页 |
5.2.4 信息披露的民事法律责任 | 第48页 |
5.2.5 完善我国银行业信用评级制度 | 第48-49页 |
5.3 建立统一的适应金融混业经营需要的法律体制 | 第49-54页 |
5.3.1 制定统一的规制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制度 | 第49-50页 |
5.3.2 严格贯彻“防火墙”制度 | 第50-51页 |
5.3.3 建立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 | 第51-52页 |
5.3.4 构建规制上市银行关联交易的法律体系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