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表现形式在当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的社会背景与动机 | 第11-16页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页 |
1.3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基本框架 | 第17-19页 |
第2章 数字与手绘风格之比较 | 第19-32页 |
2.1 标志符号以及表现风格的基础理论 | 第19-23页 |
2.2 手绘与数字风格的比较 | 第23-27页 |
2.2.1 手绘与数字风格在形态设计上的比较 | 第24-27页 |
2.3 手绘与数字风格在颜色设计上的比较 | 第27-29页 |
2.4 手绘与数字风格在质感设计上的比较 | 第29-32页 |
第3章 手绘形式标志表现的种类及运用 | 第32-47页 |
3.1 特点 | 第32-35页 |
3.1.1 自在随意的印象 | 第32-33页 |
3.1.2 感性生动的造型 | 第33页 |
3.1.3 亲切温暖的诉求 | 第33-34页 |
3.1.4 思维的多样化 | 第34页 |
3.1.5 民族性与时代性并重 | 第34-35页 |
3.2 手绘在标志设计中的形式表现及运用案例分析 | 第35-47页 |
3.2.1 手绘文字效果的运用及案例分析 | 第36-38页 |
3.2.2 水彩效果的运用及案例分析 | 第38-39页 |
3.2.3 手绘线条图形效果的运用及案例分析 | 第39-41页 |
3.2.4 笔墨效果的运用及案例分析 | 第41页 |
3.2.5 彩铅效果的运用及案例分析 | 第41-42页 |
3.2.6 插画效果的运用及案例分析 | 第42-43页 |
3.2.7 涂鸦效果的运用及案例分析 | 第43-45页 |
3.2.8 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标志设计案例及过程 | 第47-59页 |
4.1 “春之佳女性关爱中心”标志设计案例 | 第47-52页 |
4.2 “木木梳氏”标志设计案例 | 第52-5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