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不同类型农户对干旱的适应性研究--以榆中县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相关研究综述第13-15页
    1.3 研究目标第15页
    1.4 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适应分析框架第17-21页
    2.1 适应内涵及其演变第17-18页
    2.2 适应能力的内涵与辨析第18-19页
    2.3 适应能力的测度模型第19-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第21-27页
    3.1 研究区第21-23页
        3.1.1 研究区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第21页
        3.1.2 研究区社会经济条件第21-22页
        3.1.3 研究区典型乡镇基本情况第22-23页
    3.2 数据来源第23-24页
    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4-27页
        3.3.1 研究方法第24-25页
        3.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5-26页
        3.3.3 研究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四章 农户对干旱的适应性分析第27-43页
    4.1 农户类型划分第27-28页
        4.1.1 农户分类标准第27-28页
        4.1.2 农户类型第28页
    4.2 不同类型农户特征第28-30页
        4.2.1 家庭规模第28-29页
        4.2.2 受教育水平第29-30页
        4.2.3 家庭收入结构第30页
    4.3 农户适应能力分析第30-39页
        4.3.1 农户适应能力定量化第30-35页
        4.3.2 农户适应能力及其三大指数分析第35-37页
        4.3.3 不同类型农户适应能力差异特征第37-39页
    4.4 农户适应过程分析第39-40页
        4.4.1 农户适应策略采用特征第39页
        4.4.2 农户适应策略多样性第39-40页
    4.5 本章小结第40-43页
第五章 农户对干旱的适应性影响因素分析第43-53页
    5.1 农户适应能力影响因素识别第43-45页
        5.1.1 模型选择第43页
        5.1.2 结果分析第43-45页
    5.2 农户适应过程影响因素识别第45-51页
        5.2.1 农户适应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识别第45-48页
        5.2.2 不同类型农户适应策略多样性影响因素识别第48-51页
    5.3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53-57页
    6.1 研究结论第53-54页
    6.2 讨论第54-57页
        6.2.1 论文不足第54页
        6.2.2 政策建议第54-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附录一 :西北农村干旱—贫困脆弱性及适应策略调研问卷第63-66页
附录二 :村长问卷第66-6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宋两浙地区花卉市场初探
下一篇:体制转换视角下黄土高原乡村转型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