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4-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7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2.1.1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8-19页 |
2.1.2 国内研究文献 | 第19-21页 |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21-22页 |
2.2 相关概念 | 第22-23页 |
2.2.1 借壳上市 | 第22页 |
2.2.2 壳与壳公司 | 第22-23页 |
2.3 借壳上市交易模式概述 | 第23-25页 |
2.3.1 借壳上市交易模式类型 | 第23-24页 |
2.3.2 不同交易模式的选择原则 | 第24-25页 |
2.4 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2.4.1 协同效应理论 | 第25页 |
2.4.2 信号理论 | 第25-26页 |
2.4.3 市场势力理论 | 第26-27页 |
3 圆通速递借大杨创世上市介绍 | 第27-37页 |
3.1 快递行业背景状况 | 第27-29页 |
3.1.1 快递行业基本状况 | 第27-28页 |
3.1.2 快递行业上市状况 | 第28-29页 |
3.2 借壳双方基本情况 | 第29-32页 |
3.2.1 借壳方简介 | 第29-31页 |
3.2.2 壳公司简介 | 第31-32页 |
3.3 圆通速递借壳上市流程 | 第32-33页 |
3.3.1 圆通速递借壳上市历程 | 第32页 |
3.3.2 圆通速递借壳上市模式分析 | 第32-33页 |
3.4 圆通速递借壳上市的动因分析 | 第33-37页 |
3.4.1 IPO上市受阻 | 第33-34页 |
3.4.2 行业压力大 | 第34-35页 |
3.4.3 企业战略转型需要 | 第35-36页 |
3.4.4 政策因素推动 | 第36-37页 |
4 圆通速递借大杨创世股份公司上市成本效益分析 | 第37-51页 |
4.1 圆通速递借壳上市成本分析 | 第37-40页 |
4.1.1 壳资源收购成本 | 第37页 |
4.1.2 借壳上市整合成本 | 第37-38页 |
4.1.3 借壳上市股权稀释成本 | 第38-39页 |
4.1.4 借壳上市的其他费用 | 第39-40页 |
4.2 圆通速递借壳上市效益分析 | 第40-42页 |
4.2.1 企业资产评估增值 | 第40页 |
4.2.2 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 第40-41页 |
4.2.3 拓宽融资渠道 | 第41-42页 |
4.2.4 股东财富效应 | 第42页 |
4.3 圆通速递借壳上市与快递行业上市成本效益对比分析 | 第42-51页 |
4.3.1 圆通借壳上市与快递企业借壳上市成本效益对比 | 第42-46页 |
4.3.2 圆通借壳上市与快递行业IPO上市成本效益对比分析 | 第46-51页 |
5 基于成本效益视角的圆通速递借大杨创世股份公司上市评价 | 第51-56页 |
5.1 圆通速递借壳上市的成效 | 第51-53页 |
5.1.1 快速上市节约时间成本 | 第51页 |
5.1.2 增强企业融资能力 | 第51-52页 |
5.1.3 选择合适的借壳模式 | 第52-53页 |
5.2 圆通借壳上市的不足 | 第53-54页 |
5.2.1 股权稀释比例较高 | 第53页 |
5.2.2 业绩承偌无法实现 | 第53-54页 |
5.2.3 上市后依然存在毛利下滑 | 第54页 |
5.3 快递行业借壳上市完善建议 | 第54-56页 |
5.3.1 选择合适壳公司 | 第54-55页 |
5.3.2 优化股权结构 | 第55页 |
5.3.3 上市后合理制定经营策略 | 第55-5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