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7-31页 |
1.1 引言-集成光学的发展历程 | 第17-20页 |
1.2 非互易光波导器件国内外研究历程 | 第20-23页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1.4 参考文献 | 第25-31页 |
2 非互易光波导的理论基础及材料 | 第31-53页 |
2.1 洛伦兹互易定理和非互易实现方法 | 第31-41页 |
2.1.1. 电磁场的互易定理 | 第31-32页 |
2.1.2. 打破洛伦兹电磁互易定理的方法 | 第32-40页 |
2.1.3. 打破对称性在磁导率上的推演 | 第40-41页 |
2.2 从材料角度上解释磁光材料非互易的本质 | 第41-46页 |
2.2.1. 物质的磁性 | 第41-42页 |
2.2.2. 介电常数的物理意义 | 第42-43页 |
2.2.3. 磁光效应 | 第43-46页 |
2.3 磁光材料 | 第46-49页 |
2.3.1. 钇铁石榴石 | 第46-47页 |
2.3.2. 铋掺杂的钇铁石榴石 | 第47-48页 |
2.3.3. 铯掺杂的钇铁石榴石 | 第48-4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2.5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3 磁光波导数值分析方法 | 第53-87页 |
3.1 有效折射率法 | 第53-56页 |
3.2 光束传输法 | 第56-74页 |
3.2.1. 二维解析式的导出 | 第56-58页 |
3.2.2. 数值实现 | 第58-66页 |
3.2.3. 三维解析式导出 | 第66-71页 |
3.2.4. 模拟仿真 | 第71-74页 |
3.3 有限时域差分法 | 第74-78页 |
3.4 转移矩阵法 | 第78-80页 |
3.5 非互易相移公式的三种形式 | 第80-8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3.7 参考文献 | 第86-87页 |
4 磁光波导器件 | 第87-128页 |
4.1 磁光器件的剖面结构 | 第87-93页 |
4.1.1. 使用磁光材料制作磁光器件的两种基本形式 | 第87-89页 |
4.1.2. 磁光材料和普通材料边界问题和增强NPS的途径 | 第89-93页 |
4.2 MMI隔离器 | 第93-100页 |
4.2.1. 对称MMI隔离器 | 第96-98页 |
4.2.2. 非对称MMI隔离器 | 第98-100页 |
4.3 微环隔离器及环路器 | 第100-105页 |
4.4 磁光光子晶体隔离器 | 第105-107页 |
4.5 无泄漏光合束器构想 | 第107-113页 |
4.6 磁光器件制作实验的初步探索 | 第113-124页 |
4.6.1. 溅射法制作磁光波导 | 第113-115页 |
4.6.2. 磁光光纤拉制实验 | 第115-117页 |
4.6.3. 弱耦合光栅实验 | 第117-119页 |
4.6.4. 磁光材料键合实验 | 第119-12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4.8 参考文献 | 第125-128页 |
5 第五章基于石墨烯透明导电膜的研究 | 第128-139页 |
5.1 引言 | 第128页 |
5.2 混合透明导电膜研究 | 第128-137页 |
5.3 参考文献 | 第137-139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139-141页 |
个人简历 | 第141-142页 |
科研成果小结 | 第142-144页 |
致谢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