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金属腐蚀理论论文

铅基阳极表面氧化膜的内应力形成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4-26页
    1.1 铅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应用第14-16页
        1.1.1 物理化学性质第14页
        1.1.2 铅的主要用途第14-15页
        1.1.3 铅资源的分布第15页
        1.1.4 我国铅的生产情况第15-16页
        1.1.5 我国铅的消费情况第16页
    1.2 金属阳极第16-17页
        1.2.1 金属阳极溶解过程的特点第16-17页
        1.2.2 金属阳极的钝化现象第17页
    1.3.湿法冶金领域用非铅阳极第17-20页
        1.3.1 石墨阳极第17-18页
        1.3.2 纯钛阳极第18页
        1.3.3 钛合金阳极第18-19页
        1.3.4 涂层钛阳极(DSA阳极)第19-20页
    1.4.铅蓄电池用铅及其合金的现状和前景第20-22页
        1.4.1 铅蓄电池用铅及其合金的现状第21-22页
        1.4.2 铅蓄电池用铅及其合金的前景第22页
    1.5. 铅基阳极的发展情况第22-24页
        1.5.1. 铅-银合金阳极第23-24页
        1.5.2. 多元合金阳极第24页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4-26页
第2章 实验原理及方法第26-36页
    2.1 实验流程第26-27页
    2.2 化学试剂、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装置第27-29页
        2.2.1 实验设备和原料第27-28页
        2.2.2 电解液的配制第28-29页
        2.2.3 纯铅电极的制备第29页
    2.3 铅基阳极氧化膜的物化性能测试第29-36页
        2.3.1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29-30页
        2.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30页
        2.3.3 拉曼散射光谱(Raman spectra)测定残余应力第30-31页
        2.3.4 Mott-Schottky方程分析第31-33页
        2.3.5 Tafel曲线测试第33-34页
        2.3.6 循环伏安曲线第34页
        2.3.7 交流阻抗法第34-36页
第3章 溶液PH值对铅阳极氧化膜的内应力形成及性能研究第36-56页
    3.1 前言第36-37页
    3.2 实验过程第3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7-54页
        3_3.1 溶液pH值对铅合金阳极膜表面形貌的影响第37-41页
        3.3.2 溶液pH值对铅阳极膜物相结构的影响第41-42页
        3.3.3 溶液pH值对铅合金阳极膜残余内应力的影响第42-45页
        3.3.4 溶液pH值对铅阳极膜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5-52页
            3.3.4.1 溶液pH值对铅阳极膜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第45-48页
            3.3.4.2 溶液pH值对铅阳极膜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第48-50页
            3.3.4.3 溶液pH值对铅阳极膜的阻抗谱影响第50-52页
        3.3.5 溶液pH值对铅阳极膜的半导体性能的影响第52-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4章 电流密度对铅阳极氧化膜的内应力形成及性能研究第56-74页
    4.1 前言第56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56-70页
        4.2.1 电流密度对铅阳极膜表面形貌的影响第56-58页
        4.2.2 电流密度对铅阳极膜物相结构的影响第58-60页
        4.2.3 电流密度对铅阳极膜残余内应力的影响第60-62页
        4.2.4 电流密度对铅阳极膜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62-68页
            4.2.4.1 电流密度对铅阳极膜耐腐蚀性的影响第62-64页
            4.2.4.2 电流密度对铅阳极膜的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第64-67页
            4.2.4.3 不同电流密度对铅阳极膜的阻抗谱影响第67-68页
        4.2.5 不同电流密度对铅阳极膜的半导体性能的影响第68-70页
    4.3 本章小结第70-74页
第5章 氧化时间对铅阳极氧化膜的内应力形成及性能的研究第74-96页
    5.1 前言第74-75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75-92页
        5.2.1 氧化时间对铅阳极膜表面形貌的影响第75-78页
        5.2.2 氧化时间对对铅阳极膜物相结构的影响第78-80页
        5.2.3 氧化时间对铅阳极膜残余内应力的影响第80-83页
        5.2.4 氧化时间对铅阳极膜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83-90页
            5.2.4.1 氧化时间对铅阳极膜耐腐蚀性的影响第83-85页
            5.2.4.2 氧化时间对铅阳极膜的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第85-87页
            5.2.4.3 氧化时间对铅阳极膜的阻抗谱影响第87-90页
        5.2.5 氧化时间对铅阳极膜的半导体性能的影响第90-92页
    5.3 本章小结第92-96页
第6章 结论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4页
致谢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智能体的中厚板轧制工艺模型优化
下一篇:650/700MPa Nb/Ti微合金热轧双相钢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