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同步发电机多机并联功率分配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微网逆变并联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9-15页 |
1.2.1 有联络线并联控制方式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无联络线并联控制方式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虚拟同步机功率分配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1 功率耦合对功率分配影响及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功率分配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的设计 | 第18-31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虚拟同步发电机策略的主电路拓扑 | 第18-19页 |
2.3 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2.3.1 VSG定子电磁方程 | 第19-20页 |
2.3.2 VSG转子运动方程 | 第20页 |
2.4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器设计 | 第20-23页 |
2.4.1 VSG虚拟调速器的设计 | 第20-22页 |
2.4.2 VSG励磁控制器的设计 | 第22-23页 |
2.5 关键参数对VSG运行特性的影响 | 第23-29页 |
2.5.1 关键参数对有功功率响应的影响 | 第23-27页 |
2.5.2 关键参数对频率响应的影响 | 第27-29页 |
2.6 本章小节 | 第29-31页 |
第3章 关键参数对多VSG并联系统的影响 | 第31-44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多VSG并联参数交互影响 | 第31-35页 |
3.2.1 多VSG并联传递函数的推导 | 第31-33页 |
3.2.2 转动惯量对多VSG并联的影响 | 第33-35页 |
3.3 多VSG并联的稳定性分析 | 第35-43页 |
3.3.1 多VSG并联的特征方程 | 第35-40页 |
3.3.2 关键参数对特征根的影响 | 第40-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虚拟电抗的功率解耦机理分析 | 第44-59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线路阻抗对功率分配精度的影响 | 第44-47页 |
4.3 VSG等效输出阻抗分析 | 第47-54页 |
4.3.1 控制器参数对等效输出阻抗的影响 | 第47-51页 |
4.3.2 虚拟阻抗对等效输出阻抗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3 功率解耦分析 | 第52-54页 |
4.4 仿真分析 | 第54-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VSG多机并联功率分配策略 | 第59-77页 |
5.1 引言 | 第59页 |
5.2 基于虚拟阻抗的无功下垂控制策略 | 第59-63页 |
5.2.1 线路阻抗对无功功率分配精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5.2.2 改进的无功电压下垂控制 | 第60-63页 |
5.3 虚拟同步发电机多机并联功率分配策略 | 第63-71页 |
5.3.1 虚拟同步机有功功率分配 | 第63-68页 |
5.3.2 虚拟同步机无功功率分配 | 第68-71页 |
5.4 多VSG并联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1-76页 |
5.4.1 有功功率分配仿真结果 | 第71-73页 |
5.4.2 无功功率分配仿真结果 | 第73-7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