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压疮愈合状态评价及分类量表DESIGN-R的信效度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对象与方法 | 第10-15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1.1.1 抽样方法 | 第10页 |
1.1.2 样本量的计算 | 第10页 |
1.2 研究工具 | 第10-11页 |
1.2.1 一般资料问卷 | 第10-11页 |
1.2.2 中文版压疮愈合状态评价及分类量表 | 第11页 |
1.3 量表的翻译与修订 | 第11-12页 |
1.3.1 量表的翻译 | 第12页 |
1.3.2 量表的回译 | 第12页 |
1.3.3 量表的跨文化调适 | 第12页 |
1.4 资料收集过程 | 第12-13页 |
1.5 统计学方法 | 第13页 |
1.6 质量控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结果 | 第15-22页 |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 第15-16页 |
2.1.1 患者的一般情况 | 第15页 |
2.1.2 评价者的一般情况 | 第15-16页 |
2.2 中文版压疮愈合评价及分类量表的效度 | 第16-19页 |
2.2.1 内容效度 | 第16页 |
2.2.2 结构效度 | 第16-19页 |
2.3 中文版DESIGN-R量表的信度 | 第19-22页 |
2.3.1 内部一致性信度 | 第19-20页 |
2.3.2 评定者间信度 | 第20页 |
2.3.3 重测信度 | 第20页 |
2.3.4 条目的敏感性分析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22-27页 |
3.1 量表的翻译与修订 | 第22页 |
3.2 样本特性的讨论 | 第22-23页 |
3.3 量表的效度评价 | 第23-25页 |
3.3.1 内容效度 | 第23-24页 |
3.3.2 结构效度 | 第24-25页 |
3.4 量表的信度评价 | 第25页 |
3.5 量表条目的敏感性分析 | 第25-26页 |
3.6 研究的可行性及局限性 | 第26-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综述 | 第3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1-42页 |
附录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