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双目自主机器车系统的设计及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第8-11页
    1.2 双目视觉测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第11-15页
        1.2.1 双目视觉测量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2 双目视觉测量的关键技术第14-15页
    1.3 研究意义第15页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第15-17页
第2章 机器车总体硬件设计第17-37页
    2.1 机器车车体结构的选择第17页
    2.2 机器车硬件平台搭建第17-19页
        2.2.1 各个模块的功能划分第18-19页
    2.3 微控制模块第19-22页
        2.3.1 TMS320F2812最小系统电路第19-20页
        2.3.2 微控制器的供电设计第20-22页
    2.4 自主巡航模块第22-25页
        2.4.1 人体感应第22-23页
        2.4.2 温度检测第23-24页
        2.4.3 烟雾探测第24页
        2.4.4 超声波避障第24-25页
    2.5 电机控制模块第25-27页
        2.5.1 电机驱动第25-27页
        2.5.2 电机调速第27页
    2.6 双目测距模块第27-32页
        2.6.1 CCD图像传感器的基本特性第27-30页
        2.6.2 双目测距模块的基本组成第30-32页
    2.7 液晶显示模块第32-36页
    2.8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机器车系统软件架构第37-44页
    3.0 机器车系统的总体软件设计第37-38页
    3.1 自主巡航模块的软件设计第38-39页
    3.2 PWM驱动电机控制系统模块的软件设计第39页
    3.3 LCD液晶显示模块的初始化设计第39-40页
    3.4 双目视觉模块的软件设计第40-43页
        3.4.1 DSP开发环境搭建第41-42页
        3.4.2 摄像头程序流程图第42-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双目视觉测量模型建立的基础第44-55页
    4.1 视觉测量的约束条件第44-49页
        4.1.1 特征匹配约束第44-46页
        4.1.2 不变性约束第46-47页
        4.1.3 直线约束第47-49页
    4.2 视觉系统标定第49-52页
        4.2.1 小孔成像原理第49-50页
        4.2.2 摄像机内参数模型第50-51页
        4.2.3 摄像机外参数模型第51-52页
    4.3 立体视觉位置测量第52-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5章 双目视觉测量目标解算模型第55-62页
    5.1 目标解算模型原理第55-57页
    5.2 目标解算模型建立第57-59页
    5.3 目标解算模型验证第59-60页
        5.3.1 短距离测试第59-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6章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第62-67页
    6.1 自主巡航模式测试第62页
    6.2 摄像机参数标定实验第62-65页
    6.3 双目测距实验第65-66页
    6.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73页
附录第73-75页
    附录1 双目测距实物图第73-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OA的工作流的研究
下一篇:一种基于GPU加速的快速碰撞检测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