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超分辨率的多视角混合分辨率视频描述的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多视角视频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第14-17页
        1.2.1 多视角混合分辨率视频描述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多视角混合分辨率图像超分辨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7-18页
第二章 多视角混合分辨率视频超分辨技术第18-31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多视角混合分辨率视频超分辨原理第18-24页
        2.2.1 多视角混合分辨率原理第18-19页
        2.2.2 多视角混合分辨率视频超分辨框架第19-24页
            2.2.2.1 视角投影第20-21页
            2.2.2.2 不闭合区域处理第21-24页
            2.2.2.3 高频信息提取与融合第24页
    2.3 多视角混合分辨率视频空域超分辨实现第24-27页
        2.3.1 空域超分辨基本框架第24-25页
        2.3.2 空域超分辨实现算法第25-26页
        2.3.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6-27页
    2.4 多视角混合分辨率视频变换域超分辨实现第27-30页
        2.4.1 变换域超分辨基本框架第27页
        2.4.2 变换域超分辨实现算法第27-29页
            2.4.2.1 基于DCT的上采样和降采样方法第27-29页
            2.4.2.2 基于DCT的超分辨率方法第29页
        2.4.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9-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基于最优权重的多视角混合分辨率视频超分辨第31-46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相关性描述第31-33页
        3.2.1 图像相关性第31-32页
        3.2.2 多视角混合分辨率视频的相关关系描述第32-33页
    3.3 基于最优权重分配的超分辨算法第33-35页
    3.4 算法实现及结果分析第35-45页
        3.4.1 本文所提算法与传统方法的主观比较第36-39页
        3.4.2 本文所提算法与传统方法的客观比较第39-41页
        3.4.3 高分辨参考视角数目对本文所提方法的影响分析第41-43页
        3.4.4 预处理降采样方法对超分辨结果的影响分析第43-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多视角混合分辨率视频描述模型第46-58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全分辨率立体视觉及多视角描述模型第46-49页
        4.2.1 全分辨立体及多视角视频的描述第46-47页
        4.2.2 全分辨立体及多视角视频的压缩第47-49页
            4.2.2.1 非对称压缩编码第47-48页
            4.2.2.2 多视角视频编码第48-49页
    4.3 帧兼容描述模型第49-52页
        4.3.1 帧兼容描述第49-50页
        4.3.2 帧兼容视频格式压缩第50-52页
            4.3.2.1 捎带SEI消息的帧兼容编码第50页
            4.3.2.2 可伸缩视频编码第50-52页
    4.4 基于深度图的描述模型第52-57页
        4.4.1 基于深度图描述第52-55页
            4.4.1.1 场景的深度表示第52-54页
            4.4.1.2 2D加深度描述模型第54-55页
        4.4.2 基于深度图的 3D视频编码第55-57页
            4.4.2.1 先进的深度图编码第55-56页
            4.4.2.2 联合视频深度图编码第56-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视角内、视角间联合混合分辨描述模型第58-67页
    5.1 引言第58页
    5.2 人眼视觉系统基本原理及特性第58-60页
        5.2.1 人眼视觉主要特性第58-60页
            5.2.1.1 视觉暂留特性第58-59页
            5.2.1.2 掩盖效应第59页
            5.2.1.3 瞬时特性第59-60页
        5.2.2 人眼双目视觉抑制原理第60页
    5.3 视角内、视角间联合混合分辨描述模型第60-64页
        5.3.1 视角内、视角间联合混合分辨描述第60-62页
        5.3.2 视角内、视角间联合混合分辨描述视频系统第62-64页
            5.3.2.1 混合分辨中高分辨帧空间分辨率不变第62-63页
            5.3.2.2 混合分辨中高分辨帧联合降采样第63-64页
    5.4 视角内、视角间联合混合分辨描述模型的评价第64-65页
    5.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6.1 全文总结第67页
    6.2 后续展望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阳广播电视大学招生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多核阵列的任务调度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