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电信携号转网方案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3 论文组织架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号码携带网络架构 | 第13-21页 |
2.1 号码携带网络架构 | 第13-14页 |
2.2 数据库访问方式 | 第14-15页 |
2.2.1 发端查询 | 第14页 |
2.2.2 受端查询 | 第14-15页 |
2.3 路由号码 | 第15页 |
2.4 IMSI分配 | 第15-16页 |
2.5 网络技术改造要求 | 第16-19页 |
2.5.1 网络技术改造要求 | 第16-18页 |
2.5.2 集团与非试点省网络技术改造要求 | 第18-1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江西电信携号转网建设方案设计 | 第21-53页 |
3.1 携号转网设计原则 | 第21-22页 |
3.1.1 设计原则 | 第21页 |
3.1.2 实验内容 | 第21页 |
3.1.3 需求预测 | 第21-22页 |
3.2 核心网改造方案设计 | 第22-32页 |
3.2.1 江西电信核心网网络现状 | 第22页 |
3.2.2 新建NP-HLR方案 | 第22-23页 |
3.2.3 其他网元升级方案 | 第23-24页 |
3.2.4 网络组织 | 第24-25页 |
3.2.5 相关设备信令链路配置 | 第25-27页 |
3.2.6 现网网元能力分析 | 第27-28页 |
3.2.7 相关系统配合建设方案 | 第28-29页 |
3.2.8 NP-HLR设备技术要求 | 第29-31页 |
3.2.9 承载网需求 | 第31-32页 |
3.3 业务网改造方案设计 | 第32-51页 |
3.3.1 IMSP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 第32页 |
3.3.2 短信中心的实现方案设计 | 第32-33页 |
3.3.3 互通网关的改造方案设计 | 第33-34页 |
3.3.4 彩信平台建设方案 | 第34-37页 |
3.3.5 ISAG平台建设方案 | 第37-39页 |
3.3.6 综合IVPN平台建设方案 | 第39-42页 |
3.3.7 业务网关的改造方案 | 第42页 |
3.3.8 UDB平台建设方案 | 第42-46页 |
3.3.9 领航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 第46-49页 |
3.3.10 智能短信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 第49-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号码携带测试方案设计与测试结果 | 第53-67页 |
4.1 测试目的 | 第53页 |
4.2 测试内容 | 第53-61页 |
4.2.1 运营企业组织的业务测试 | 第53页 |
4.2.2 工信部组织的网间业务测试 | 第53-61页 |
4.3 测试号码和测试卡要求 | 第61-63页 |
4.3.1 用户测试号码和测试卡的准备要求 | 第61-62页 |
4.3.2 配合用户测试号码的准备要求 | 第62-63页 |
4.3.3 非点对点短消息业务测试号码的准备要求 | 第63页 |
4.4 测试地点、测试人员和测试方法 | 第63页 |
4.5 系统测试结果 | 第63-6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67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