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背景分析 | 第11-12页 |
第2章 相关的国际公约和规则框架研究 | 第12-15页 |
·《73/78防污公约》附则Ⅱ(控制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 | 第12页 |
·《IBC规则》(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 | 第12-13页 |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 | 第13-15页 |
第3章 散装有毒液体物质分类准则的变化分析 | 第15-19页 |
·分类准则的变化 | 第15-16页 |
·修正后分类准则产生的差异 | 第16-17页 |
·分类准则调整的原因 | 第17页 |
·分类准则调整后产生的问题 | 第17-19页 |
第4章 散装液体物质分类的主要技术参数研究 | 第19-34页 |
·船舶运输散装液体分类的一般步骤 | 第19-21页 |
·散装有毒液体物质分类的技术要素 | 第21-34页 |
·水生环境评估 | 第21-25页 |
·人类健康评估(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影响) | 第25-31页 |
·对干扰海洋的其他使用的评估 | 第31-34页 |
第5章 未分类散装液体物质的分类技术研究和运输条件分析 | 第34-48页 |
·未分类散装液体物质的分类技术研究 | 第34-37页 |
·对纯物质或技术纯物质的评估 | 第34-35页 |
·对混合物评估的评估 | 第35-37页 |
·对散装液体物质运输适用船型的分析 | 第37-39页 |
·分析纯物质或技术纯物质的适用船型 | 第37-38页 |
·分析混合物的适用船型 | 第38-39页 |
·结合散装液体物质的技术参数确定船舶的相关技术要求 | 第39-44页 |
·物质的污染类别和危害性 | 第39-40页 |
·船型 | 第40页 |
·舱型 | 第40-41页 |
·液货舱透气 | 第41页 |
·液货舱环境控制 | 第41-42页 |
·电气设备 | 第42页 |
·测量设备 | 第42-43页 |
·蒸汽探测设备 | 第43页 |
·灭火介质 | 第43页 |
·人员应急设备 | 第43-44页 |
·特殊运输控制措施 | 第44页 |
·综合评估流程 | 第44-48页 |
第6章 散装有毒液体物质分类技术的实际应用 | 第48-66页 |
·对甲缩醛的分类评估 | 第48-58页 |
·甲缩醛的主要成份 | 第48页 |
·试验标准和数据报告 | 第48-55页 |
·对甲缩醛污染类别的确定 | 第55-56页 |
·对甲缩醛适运船型和其他运输技术条件的确定 | 第56-58页 |
·对重芳烃的分类评估 | 第58-66页 |
·重芳烃的主要成份和组份合并 | 第58-60页 |
·根据组份计算重芳烃的污染类别 | 第60-62页 |
·对重芳烃适运船型的确定 | 第62-63页 |
·对重芳烃正确运输名称和其他运输技术条件的确定 | 第63-66页 |
第7章 对未分类散装液体物质船舶运输管理的分析和展望 | 第66-70页 |
·目前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66-67页 |
·国内分类评估申请数量较少 | 第66页 |
·试验鉴定资源相对不足 | 第66-67页 |
·船舶适装证书中的货物品名尚待规范 | 第67页 |
·对今后工作的思考和展望 | 第67-70页 |
·切实加强对公约和规则的宣传 | 第68页 |
·全面加强海事系统的评估体系建设 | 第68页 |
·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68-69页 |
·制订适用于散装液体分类的行业标准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