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WDM-PON的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2 移动前传网络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2 移动前传网络及其承载方案 | 第14-24页 |
2.1 C-RAN简介 | 第14-16页 |
2.1.1 C-RAN架构 | 第14-15页 |
2.1.2 C-RAN技术优势 | 第15-16页 |
2.2 移动前传网络需求分析 | 第16-19页 |
2.3 几种移动前传网络承载方案 | 第19-23页 |
2.3.1 光纤直驱方案 | 第19-20页 |
2.3.2 无源彩光方案 | 第20-21页 |
2.3.3 有源OTN/WDM方案 | 第21页 |
2.3.4 TDM-PON承载方案 | 第21-22页 |
2.3.5 WDM-PON承载方案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应用于移动前传的WDM-PON波长分配算法 | 第24-46页 |
3.1 WDM-PON系统简介 | 第24-29页 |
3.1.1 WDM-PON系统原理 | 第24-25页 |
3.1.2 WDM-PON在移动前传网络中的优势 | 第25-26页 |
3.1.3 WDM-PON关键器件 | 第26-29页 |
3.2 WDM-PON波长分配方法 | 第29-31页 |
3.2.1 WDM-PON固定波长分配方式 | 第29-30页 |
3.2.2 WDM-PON波长共享方式 | 第30-31页 |
3.3 WDM-PON动态波长带宽分配方案 | 第31-37页 |
3.3.1 基于可调激光器的WDM-PON波长分配方案 | 第31-35页 |
3.3.2 其他动态波长分配方案 | 第35-37页 |
3.4 基于小区平均业务量(CAT)的动态分配算法 | 第37-45页 |
3.4.1 算法描述 | 第37-38页 |
3.4.2 波长带宽分配方法 | 第38-40页 |
3.4.3 仿真分析 | 第40-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应用于移动前传的WDM-PON节能机制 | 第46-61页 |
4.1 基于共享架构下的WDM-PON节能方案 | 第46-50页 |
4.1.1 S-WDM-PON系统中的节能机制 | 第47页 |
4.1.2 S-WDM-PON系统节能机制的实现 | 第47-49页 |
4.1.3 节能性能分析 | 第49-50页 |
4.2 WDM-PON中的ONU休眠机制 | 第50-60页 |
4.2.1 WDM-PON休眠机制 | 第50-52页 |
4.2.2 休眠机制的节能效率及其对时延的影响 | 第52-53页 |
4.2.3 基于小区平均业务量(CAT)的ONU休眠机制 | 第53-6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