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1 公猪繁殖性状在养猪业中的重要意义 | 第9页 |
2 公猪繁殖性状的遗传学基础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2.1 公猪繁殖性状的QTL定位 | 第9-11页 |
2.2 公猪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研究 | 第11-12页 |
2.3 本实验室针对公猪繁殖性状的遗传解析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3 候选基因TEP1、CCNB1IP1、PARP2在哺乳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3.1 TEP1基因在哺乳动物中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3.2 CCNB1IP1基因在哺乳动物中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 第15页 |
3.3 PARP2基因在哺乳动物中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 第15页 |
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研究正文 | 第17-48页 |
1 引言 | 第17页 |
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17-28页 |
2.1 实验动物及表型测定 | 第17-18页 |
2.2 主要试剂和实验设备 | 第18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18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18页 |
2.3 TEP1、CCNB1IP1、PARP2基因多态性与公猪繁殖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 第18-27页 |
2.3.1 TEP1基因多态性与公猪繁殖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 第18-21页 |
2.3.2 CCNB1IP1基因多态性与公猪精液品质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 第21-24页 |
2.3.3 PARP2基因多态性与公猪精液品质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 第24-27页 |
2.4 TEP1、CCNB1IP1、PARP2基因的m RNA表达分析 | 第27-28页 |
2.4.1 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第27页 |
2.4.2 TEP1、CCNB1IP1和PARP2基因的q RT-PCR检测 | 第27-2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8-43页 |
3.1 实验群体信息 | 第28页 |
3.2 TEP1、CCNB1IP1、PARP2基因多态性与公猪繁殖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 第28-41页 |
3.2.1 TEP1基因多态性与公猪繁殖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 第28-29页 |
3.2.2 PARP2基因多态性与公猪繁殖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 第29-31页 |
3.2.3 CCNB1IP1基因多态位点与公猪繁殖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 第31-41页 |
3.3 TEP1、CCNB1IP1、PARP2的表达分析结果 | 第41-43页 |
4 分析与讨论 | 第43-47页 |
5 小结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