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公司合并商誉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0-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2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2.1.1 商誉的本质 | 第13-14页 |
2.1.2 并购商誉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 | 第14页 |
2.1.3 商誉减值 | 第14-15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2.2.1 商誉的本质 | 第15页 |
2.2.2 并购商誉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 | 第15-16页 |
2.2.3 商誉减值 | 第16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3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3.1 核心概念 | 第18页 |
3.1.1 公司绩效 | 第18页 |
3.1.2 商誉 | 第18页 |
3.2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3.2.1 并购动因理论 | 第18-20页 |
3.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页 |
3.2.3 自由现金流假设 | 第2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4章 实证研究 | 第21-28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21页 |
4.2 数据来源和样本筛选 | 第21-22页 |
4.2.1 数据来源 | 第21页 |
4.2.2 样本筛选 | 第21-22页 |
4.3 变量选择与实证模型 | 第22-23页 |
4.3.1 主要变量及其界定 | 第22页 |
4.3.2 控制变量 | 第22页 |
4.3.3 实证模型 | 第22-23页 |
4.4 实证检验和分析 | 第23-27页 |
4.4.1 描述性分析 | 第23-25页 |
4.4.2 Pearson分析 | 第25-26页 |
4.4.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26-27页 |
4.4.4 实证研究结论 | 第2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5章 案例分析 | 第28-43页 |
5.1 案例公司选择 | 第28-33页 |
5.1.1 案例公司选择过程 | 第28-30页 |
5.1.2 华谊兄弟简介 | 第30-31页 |
5.1.3 华谊兄弟商誉及其构成 | 第31-33页 |
5.2 收益性分析 | 第33-39页 |
5.2.1 收益能力纵向分析 | 第34-37页 |
5.2.2 收益能力横向分析 | 第37-39页 |
5.2.3 收益能力分析小结 | 第39页 |
5.3 风险状况分析 | 第39-42页 |
5.3.1 偿债能力 | 第39-40页 |
5.3.2 商誉减值风险 | 第40-4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3-4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3页 |
6.2 建议 | 第43-44页 |
6.3 本文的局限和展望 | 第44-4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