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1 市场的需求 | 第12-13页 |
1.1.2 建设的不足 | 第13-14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1.3 研究问题 | 第15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9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进展 | 第20-34页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第20-22页 |
2.1.1 发展心理学 | 第20-21页 |
2.1.2 亲子景观 | 第21页 |
2.1.3 亲子空间 | 第21页 |
2.1.4 亲子互动 | 第21-22页 |
2.2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研究 | 第22-28页 |
2.2.1 发展心理学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第22-23页 |
2.2.2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 第23-26页 |
2.2.3 我国发展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2.3 亲子景观与空间设计领域的现状和发展 | 第28-31页 |
2.3.1 国外的研究 | 第28-29页 |
2.3.2 国内的研究 | 第29-31页 |
2.4 我国亲子景观与空间设计建设中的反思和展望 | 第31-33页 |
2.4.1 国内现有亲子景观与空间发展的反思 | 第31-32页 |
2.4.2 结合发展心理学的亲子景观与空间设计发展的展望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对亲子景观与空间的设计要求 | 第34-50页 |
3.1 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 | 第34-37页 |
3.1.1 婴儿期及学步期 | 第34-35页 |
3.1.2 学龄前儿童 | 第35-36页 |
3.1.3 儿童中期 | 第36-37页 |
3.1.4 青少年期 | 第37页 |
3.2 儿童心理发展不同时期的亲子空间设计要求 | 第37-46页 |
3.2.1 “好奇宝宝”时期——以看护为中心 | 第37-41页 |
3.2.2 “模仿宝贝”时期——以游戏情景脚本为重点 | 第41-43页 |
3.2.3 “自觉小少年”时期——以团体教育活动为主 | 第43-44页 |
3.2.4 “独立少年”时期——以运动探索为首要 | 第44-46页 |
3.3 成人心理及行为对亲子空间的要求 | 第46-48页 |
3.3.1 从年轻父母的行为和心理出发 | 第46-47页 |
3.3.2 中年长辈的行为和心理 | 第47页 |
3.3.3 祖父母的行为和心理 | 第47-48页 |
3.4 关注特殊人群 | 第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国内外亲子景观与空间设计典例研究与启示 | 第50-94页 |
4.1 亲子景观空间的主要类型 | 第50-58页 |
4.1.1 亲子主题公园 | 第50-51页 |
4.1.2 住区公共亲子空间 | 第51-55页 |
4.1.3 亲子旅游景区 | 第55-56页 |
4.1.4 城市开放空间中的亲子场所 | 第56-58页 |
4.2 国内外优秀案例研究 | 第58-85页 |
4.2.1 主题公园与旅游景区 | 第58-77页 |
4.2.2 亲子农场与乡村旅游 | 第77-80页 |
4.2.3 住区与城市开放空间 | 第80-85页 |
4.3 国内外优秀设计对我国亲子景观与空间设计的启示 | 第85-92页 |
4.3.1 独到的主题吸引力 | 第85-86页 |
4.3.2 价值观与人格塑造 | 第86-87页 |
4.3.3 创造与教育的表达 | 第87-88页 |
4.3.4 依据儿童心理行为的多种分区方式 | 第88-89页 |
4.3.5 安全性的设计 | 第89-90页 |
4.3.6 适宜的空间尺度与细节服务设施 | 第90-91页 |
4.3.7 一体化服务的旅游吸引力 | 第91-9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五章 基于发展心理学的亲子景观与空间设计实践 | 第94-126页 |
5.1 抚仙湖“鱼趣天地”亲子度假营地设计模式探索 | 第94-107页 |
5.1.1 区位概况 | 第94-95页 |
5.1.2 场所现状分析 | 第95-97页 |
5.1.3 设计概念分析 | 第97-100页 |
5.1.4 空间布局营造 | 第100-103页 |
5.1.5 游线道路安排 | 第103页 |
5.1.6 场所主题情景景观设计 | 第103-106页 |
5.1.7 小结 | 第106-107页 |
5.2 剑川海门口遗址公园“探索之星”亲子考古乐园设计 | 第107-117页 |
5.2.1 场地选址分析 | 第107-108页 |
5.2.2 场所概念设计定位 | 第108-110页 |
5.2.3 功能布局分析 | 第110-113页 |
5.2.4 亲子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 第113-116页 |
5.2.5 小结 | 第116-117页 |
5.3 基于发展心理学的亲子景观与空间设计要素 | 第117-124页 |
5.3.1 地形空间要素 | 第117-118页 |
5.3.2 色彩要素 | 第118-119页 |
5.3.3 水景运用 | 第119-120页 |
5.3.4 植物种植 | 第120-121页 |
5.3.5 游乐设施 | 第121-122页 |
5.3.6 道路与铺装 | 第122-123页 |
5.3.7 景观小品 | 第123-12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4-12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26-132页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26-130页 |
6.1.1 “亲子”心理行为特征及对亲子景观与空间的需求 | 第126-128页 |
6.1.2 “亲子”选择户外活动空间的主要要素 | 第128-129页 |
6.1.3 亲子户外旅游的行为表现 | 第129-130页 |
6.1.4 亲子景观空间设计要点 | 第130页 |
6.2 不足及展望 | 第130-132页 |
致谢 | 第132-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0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40-142页 |
附录B:图片索引 | 第142-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