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6页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6-28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8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基于华北平原壤土区离散元三层土壤仿真模型建立 | 第29-41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2.2 华北平原壤土区特点 | 第29页 |
2.3 离散元土壤接触模型 | 第29-33页 |
2.4 土壤颗粒接触参数确定 | 第33-39页 |
2.5 基于接触模型与参数的三层土壤仿真模型建立 | 第39-40页 |
2.6 土壤模型准确性和可行性联合作业机试验验证 | 第4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作业次序对联合作业机的作业过程及功耗的影响 | 第41-63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41页 |
3.2 试验设备与方法 | 第41-42页 |
3.3 两种作业次序离散元仿真结果 | 第42-53页 |
3.4 田间试验 | 第53-61页 |
3.5 讨论 | 第61-6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旋耕转向适配与缠草分析及深松铲破土防缠研究 | 第63-81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63页 |
4.2 正、反旋耕适配与刀辊缠草机理分析 | 第63-70页 |
4.3 深松铲折线破土刃破土防缠研究 | 第70-8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基于减振防缠降耗两作业次序可调式联合作业机设计 | 第81-99页 |
5.1 研究目的 | 第81页 |
5.2 联合作业机通用部件设计 | 第81-83页 |
5.3 基于减振、防缠的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次序设计 | 第83-91页 |
5.4 基于防缠、降耗的旋耕深松联合作业次序设计 | 第91-9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六章 田间试验 | 第99-113页 |
6.1 研究目的 | 第99页 |
6.2 试验设计 | 第99-104页 |
6.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04-109页 |
6.4 讨论 | 第109-11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13-117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13-114页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14页 |
7.3 后续展望 | 第114-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7页 |
致谢 | 第127-129页 |
个人简介 | 第129-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