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白云鄂博矿区苔藓植物对稀土元素富集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利用苔藓植物对环境中金属粒子进行监测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进展第10-13页
    1.2 稀土元素国内外研究历史与进展第13-15页
    1.3 钍232Th元素国内外的研究历史与进展第15-16页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16-18页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页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18-29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8-21页
        2.1.1 白云鄂博矿区概况第18-19页
        2.1.2 白云鄂博矿区外围概况第19页
        2.1.3 研究区位置图及取样点第19-21页
    2.2 样品的收集、处理及分析第21-24页
        2.2.1 标本来源第21页
        2.2.2 野外取样及样品处理第21-22页
        2.2.3 标本鉴定第22页
        2.2.4 样品检测第22-23页
        2.2.5 数据处理第23-24页
            2.2.5.1 失水率计算第23页
            2.2.5.2 富集系数计算第23-24页
    2.3 土壤样品分层处理必要性分析第24-25页
    2.4 苔藓植物样品清洗处理第25-26页
    2.5 苔藓植物样品干燥处理第26-29页
第三章 白云鄂博矿区及矿区外围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第29-56页
    3.1 苔藓植物科、属、种构成和优势类群分析第29-34页
        3.1.1 白云鄂博矿区第29-30页
        3.1.2 白云鄂博矿区外围第30-34页
    3.2 研究区苔藓分布及样品主要信息记录第34-43页
        3.2.1 样品信息记录第34-35页
        3.2.2 藓丛面积分析第35-37页
        3.2.3 盖度分析第37-43页
    3.3 研究区优势种分析第43-56页
第四章 白云鄂博矿区及矿区外围苔藓植物对稀土元素富集作用研究第56-87页
    4.1 稀土元素含量分析第56-71页
        4.1.1 土壤样品中稀土元素含量分析第56-60页
            4.1.1.1 白云鄂博矿区第58页
            4.1.1.2 白云鄂博矿区外围第58-59页
            4.1.1.3 不同土层土壤样品含量分析第59-60页
        4.1.2 苔藓植物样品中稀土元素含量分析第60-67页
            4.1.2.1 白云鄂博矿区第62-63页
            4.1.2.2 白云鄂博矿区外围第63-67页
        4.1.3 苔藓植物与基质土壤间稀土含量差异的显著性分析第67-68页
        4.1.4 两种苔藓植物上部和下部样品中稀土元素含量差异性分析第68-70页
        4.1.5 西矿外围不同年份采集的样品中稀土元素含量变化分析第70-71页
    4.2 苔藓植物体对稀土元素的富集能力分析第71-75页
        4.2.1 苔藓植物对环境中稀土元素的富集作用分析第71-75页
            4.2.1.1 白云鄂博矿区第71-73页
            4.2.1.2 白云鄂博矿区外围第73-75页
    4.3 元素相关性分析第75-79页
        4.3.1 苔藓植物中对稀土元素总量产生影响的元素分析第75-78页
            4.3.1.1 白云鄂博矿区第75-76页
            4.3.1.2 白云鄂博矿区外围第76-78页
        4.3.2 苔藓植物中稀土元素间相关性分析第78-79页
            4.3.2.1 白云鄂博矿区第78-79页
            4.3.2.2 白云鄂博矿区外围第79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79-87页
        4.4.1 苔藓植物和土壤样品中的稀土元素含量分析第79-81页
        4.4.2 苔藓植物和土壤样品中的稀土元素比较分析第81-83页
        4.4.3 研究区内稀土含量持续监测——以西矿为例第83-84页
        4.4.4 苔藓植物对稀土元素富集能力分析第84-85页
        4.4.5 苔藓植物对稀土元素吸收过程中元素间的相互作用第85-87页
第五章 白云鄂博矿区放射性元素232Th的污染风险研究第87-93页
    5.1 土壤样品中232Th的含量分析第87-88页
        5.1.1 白云鄂博矿区表层土壤中232Th的分布第87-88页
        5.1.2 百灵庙沿线地区表层土壤中232Th的分布第88页
    5.2 植物样品中232Th的分布第88-90页
        5.2.1 白云鄂博矿区苔藓植物中232Th的分布第89-90页
        5.2.2 百灵庙沿线地区苔藓植物中232Th的分布第90页
    5.3 苔藓植物对232Th元素的富集能力分析第90-91页
    5.4 结果讨论第91-93页
第六章 结论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6页
附录Ⅰ第106-109页
附录Ⅱ第109-110页
附录Ⅲ第110-111页
附录Ⅳ第111-114页
附录Ⅴ第114-115页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第115-116页
致谢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芳香族二硫交换反应制备的室温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
下一篇:抗生素胁迫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