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1.绪论 | 第12-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难点及创新 | 第15-17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23页 |
·世纪30年代前完全市场型住房供需模式的建立 | 第23-31页 |
·完全市场模式的形成背景 | 第23-25页 |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兴起 | 第23页 |
·对"小政府"的执着 | 第23-24页 |
·美国政府财政状况的不佳 | 第24-25页 |
·完全市场模式的建立 | 第25-28页 |
·早期的住房市场供需模式及其局限 | 第25-26页 |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市场运作模式的创新 | 第26-27页 |
·完全市场模式下的政府行为 | 第27-28页 |
·完全市场模式的优点及缺陷 | 第28-31页 |
·完全市场模式的优点 | 第28-29页 |
·完全市场模式的主要缺陷 | 第29-31页 |
·世纪30至70年代政府主导型住房供需模式的产生 | 第31-40页 |
·政府主导模式的形成背景 | 第31-33页 |
·城市化与移民潮 | 第31-32页 |
·退伍军人潮的出现 | 第32页 |
·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 第32-33页 |
·政府主导模式的产生 | 第33-37页 |
·住房金融市场的制度化建设 | 第33-34页 |
·公共住房项目及其局限 | 第34-37页 |
·政府主导模式的优点和缺陷 | 第37-40页 |
·政府主导模式的优点 | 第37-38页 |
·政府主导模式的主要缺陷 | 第38-40页 |
·世纪70年代至今公私合营型住房供需模式的创立 | 第40-53页 |
·公私合营模式的形成背景 | 第41-43页 |
·住房领域中新矛盾的出现 | 第41页 |
·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日渐低下 | 第41-42页 |
·"滞胀"的发生 | 第42-43页 |
·公私合营模式的创立 | 第43-49页 |
·补贴或分配政府赠券:补贴住房建设计划与住房租金补贴计划 | 第43-46页 |
·设立政府企业与赋予特许经营权:住房金融二级市场的建立 | 第46-49页 |
·公私合营模式的优点和缺陷 | 第49-53页 |
·公私合营模式的优点 | 第49-51页 |
·公私合营模式的主要缺陷 | 第51-53页 |
5.美国住房供需模式变迁的启示 | 第53-60页 |
·应对住房供需问题加以整体认识和把握 | 第53-55页 |
·坚持供给与需求相统一 | 第53-54页 |
·坚持以一体化思路解决各收入阶层的住房供需问题 | 第54-55页 |
·注重住房供需中政府与市场间关系的协调 | 第55-58页 |
·明确政府在住房供需中的指导性作用 | 第55-56页 |
·重视市场在住房供需中的辅助性作用 | 第56-58页 |
·强化政府在住房供需中的监管职责 | 第58-60页 |
·构建政府的自我约束机制 | 第58-59页 |
·强化政府对市场部门的有效监管 | 第59-60页 |
结束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