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4-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5-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1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2.1 AD的原因及机制 | 第17-20页 |
2.1.1 Aβ的神经毒性作用 | 第18页 |
2.1.2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 第18页 |
2.1.3 遗传因素 | 第18-19页 |
2.1.4 胆碱能学说 | 第19页 |
2.1.5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学说 | 第19-20页 |
2.1.6 自由基和氧化应激学说 | 第20页 |
2.1.7 其他 | 第20页 |
2.2 辅助检查 | 第20-24页 |
2.2.1 实验室检查 | 第20页 |
2.2.2 神经心理评估 | 第20-22页 |
2.2.3 脑电图检查 | 第22-23页 |
2.2.4 生物标记物检查 | 第23页 |
2.2.5 影像学检查 | 第23-24页 |
2.2.6 基因检查 | 第24页 |
2.3 诊断标准 | 第24-25页 |
2.4 治疗 | 第25-27页 |
2.4.1 营养干预 | 第25页 |
2.4.2 药物治疗 | 第25-26页 |
2.4.3 非药物治疗 | 第26-27页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第27-30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3.1.1 入选标准 | 第27-28页 |
3.1.2 排除标准 | 第28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3.2.1 收集一般临床资料 | 第28页 |
3.2.2 神经心理学测评 | 第28-29页 |
3.2.3 3.0T核磁海马成像 | 第29页 |
3.3 统计学处理 | 第29-30页 |
第4章 结果 | 第30-47页 |
4.1 三组间一般资料分析 | 第30页 |
4.2 三组间神经心理学测评评分及脑区体积改变分析 | 第30-47页 |
4.2.1 三组间MMSE评分分析 | 第30-31页 |
4.2.2 三组MoCA评分分析 | 第31-32页 |
4.2.3 三组间MES评分分析 | 第32-33页 |
4.2.4 三组间ADL、NPI评分分析 | 第33-34页 |
4.2.5 三组间颅内总体积、脑实质体积比较 | 第34页 |
4.2.6 三组间脑区体积所占比值的比较 | 第34-37页 |
4.2.7 三组脑区体积改变与认知功能改变相关性研究 | 第37-47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7-52页 |
5.1 一般资料 | 第47页 |
5.2 神经心理学量表在评估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 | 第47-48页 |
5.3 三组脑区体积与各脑区体积所占比值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5.4 脑区体积所占比值与认知关系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