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基本案情及争议观点 | 第15-18页 |
一、案件事实和争议 | 第15-18页 |
(一)基本案情 | 第15-16页 |
1.案例一:以盗窃罪论处 | 第15页 |
2.案例二: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论处 | 第15-16页 |
3.案例三:以侵犯通信自由罪论处 | 第16页 |
(二)争议焦点 | 第16-18页 |
1.网络虚拟财产的性质是什么 | 第16页 |
2.窃取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如何定性 | 第16-17页 |
3.窃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如何进行司法认定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案例争议焦点的法理分析 | 第18-38页 |
一、网络虚拟财产的性质 | 第18-27页 |
(一)网络虚拟财产的定义及特征 | 第18-19页 |
1.网络虚拟财产的定义 | 第18页 |
2.网络虚拟财产的特征 | 第18-19页 |
(二)网络虚拟财产的范围 | 第19-20页 |
(三)网络虚拟财产具有刑法法益属性 | 第20-27页 |
1.网络虚拟财产符合刑法上的财产基本属性 | 第21-23页 |
2.将网络虚拟财产认定为刑法中的公私财产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 | 第23-26页 |
3.网络虚拟财产属于刑法中的公私财产 | 第26-27页 |
二、窃取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定性 | 第27-30页 |
(一)窃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特征 | 第27-28页 |
(二)窃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类型 | 第28-29页 |
(三)窃取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构成犯罪行为 | 第29-30页 |
三、窃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司法认定 | 第30-38页 |
(一)窃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罪名认定 | 第30-35页 |
1.盗窃罪 | 第30-33页 |
2.与侵犯通信自由罪的区别 | 第33-34页 |
3.与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区别 | 第34-35页 |
(二)窃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犯罪数额认定 | 第35-37页 |
(三)对窃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量刑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刑法对网络虚拟财产保护建议 | 第38-49页 |
一、国内外对窃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刑法规制 | 第38-45页 |
(一)我国的立法规定与司法实践现状 | 第38-41页 |
1.我国大陆地区的立法规定与司法实践现状 | 第38-40页 |
2.我国港台地区立法规定与司法实践现状 | 第40-41页 |
(1)我国香港地区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40页 |
(2)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40-41页 |
(二)其他国家立法规定与司法实践现状 | 第41-43页 |
1.美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41-42页 |
2.英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42页 |
3.日本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42-43页 |
4.韩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43页 |
(三)域外规定对我国司法实践的启示作用 | 第43-45页 |
二、对网络虚拟财产给予刑法保护的建议 | 第45-49页 |
(一)将网络虚拟财产纳入刑法保护范围 | 第45-46页 |
(二)明确窃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罪名及量刑标准 | 第46页 |
(三)制定清晰的虚拟财产价值认定标准 | 第46-47页 |
(四)完善相关的司法解释 | 第47-48页 |
(五)发布相关指导性案例的建议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