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虚假诉讼罪的司法适用问题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0页
一、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分析第10-13页
    (一)虚假诉讼罪的犯罪主体第10-11页
    (二)虚假诉讼罪的犯罪主观方面第11页
    (三)虚假诉讼罪的犯罪客体第11-12页
    (四)虚假诉讼罪的犯罪客观方面第12-13页
        1.对于“捏造”的理解第12页
        2.提起虚假的“仲裁程序”是否构成本罪第12-13页
二、虚假诉讼罪法定刑升格适用空置问题探究第13-29页
    (一)虚假诉讼罪法定刑适用的司法现状与质疑第13-16页
        1.虚假诉讼罪法定刑适用的司法现状第13页
        2.虚假诉讼罪法定刑适用的质疑第13-16页
    (二)虚假诉讼罪法定刑升格适用空置的原因第16-18页
        1.“情节严重”认定标准的缺失第16-17页
        2.法官规避司法审判风险第17-18页
    (三)改进法定刑升格适用空置的思考第18-29页
        1.提炼“情节严重”认定标准的建议第18-27页
            (1)明确犯罪的既遂形态和标准第18-19页
            (2)以往案件的借鉴第19-24页
            (3)探索“情节严重”的认定思路第24-25页
            (4)构建“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第25-27页
        2.保障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第27-29页
三、侵财型虚假诉讼案件罪刑失衡问题探析第29-48页
    (一)侵财型虚假诉讼案件的司法实践现状第29-31页
    (二)对侵财型虚假诉讼案件进行单一性认定所带来的危害后果第31-35页
        1.罪刑失衡第31-34页
        2.可能会助推虚假诉讼案件的频发第34-35页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第35-38页
        1.理论上的定性之争第35-36页
        2.立法上未有明确的表态第36-38页
    (四)改善罪刑失衡问题的思考第38-48页
        1.对侵财型虚假诉讼行为定性之我见第38-42页
            (1)支持构成诈骗罪的观点第38-40页
            (2)绕开竞合区分的理论难点第40-42页
        2.合理量刑之我见第42-48页
            (1)严把对诈骗(未遂)从宽量刑关第43-45页
            (2)保守性评价虚假诉讼第45-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PTPP中竞争政策规则及其对我国的借鉴研究
下一篇:窃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