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纽约时报》涉华食品安全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5页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第15-24页
    2.1 国内外媒体食品安全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2.1.1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2.1.2 国外媒体涉华食品安全报道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2.2 《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2.3 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相关研究综述第18-24页
        2.3.1 批评话语分析核心思想第19-21页
        2.3.2 批评话语分析基本理论框架第21-23页
        2.3.3 批评话语分析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应用第23-24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24-26页
    3.1 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第24-25页
    3.2 研究方法第25-26页
第四章 《纽约时报》涉华食品安全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第26-60页
    4.1 持续“告知”引发的刻板印象:文本维度分析第26-43页
        4.1.1 词汇选择“过度化”第26-29页
        4.1.2 词汇描述“模糊归因”:及物性分析第29-39页
        4.1.3 词汇表达“意合连接”:连贯性分析第39-43页
    4.2 营造“形式严峻”的食品环境:话语维度分析第43-53页
        4.2.1 话语描述互文性分析第43-45页
        4.2.2 幕布般“再情景化”策略第45-46页
        4.2.3 话语诠释的“差异化”策略第46-51页
        4.2.4 间接话语的“模糊性”策略第51-53页
    4.3 “褒美贬中”的倾向性:社会实践维度分析第53-60页
        4.3.1 话语体系内呈现的中美关系第54-56页
        4.3.2 《纽约时报》建构中国图景背后的社会文化语境分析第56-58页
        4.3.3 不平等的话语权力造成的影响第58-60页
第五章 《纽约时报》涉华食品安全报道的启示 对中国对外传播的策略建议第60-63页
    5.1 树立有效传播的话语权意识第60-61页
    5.2 采用对方可理解的话语方式第61-62页
    5.3 打造客观公正的国际化媒体第62-63页
结语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附录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喀拉吉格特村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
下一篇:“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