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写、符号清单和术语表 | 第9-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引言 | 第15-16页 |
1.2 陆生放线菌来源的星孢菌素类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1.3 海洋放线菌来源的星孢菌素类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第2章 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A68代谢产物多样性研究 | 第23-40页 |
2.1 研究思路 | 第23页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3-24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2.2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2.3 菌株Streptomyces sp. A68的来源及鉴定 | 第24-26页 |
2.3.1 菌株来源 | 第24页 |
2.3.2 菌株鉴定 | 第24-26页 |
2.4 菌株Streptomyces sp. A68的液体发酵培养 | 第26-30页 |
2.4.1 培养基 | 第26页 |
2.4.2 粗提物活性评价 | 第26页 |
2.4.3 代谢产物丰度分析 | 第26-27页 |
2.4.4 菌株A68液体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 | 第27-28页 |
2.4.5 化合物结构解析 | 第28-30页 |
2.5 基于OSMAC策略探究菌株A68代谢产物的多样性 | 第30-31页 |
2.5.1 实验目的 | 第30页 |
2.5.2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2.6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研究 | 第31-34页 |
2.6.1 培养基筛选 | 第31-33页 |
2.6.2 培养条件改变 | 第33-34页 |
2.7 氟化钙大米培养基研究 | 第34-35页 |
2.7.1 菌株的发酵培养 | 第34页 |
2.7.2 代谢产物分析 | 第34-35页 |
2.8 诱导突变株的筛选研究 | 第35-38页 |
2.8.1 硫酸二乙酯诱导突变株的筛选及其代谢产物分析 | 第35-36页 |
2.8.2 利福平、庆大霉素、链霉素、红霉素、诺氟沙星诱导突变株的筛选及其代谢产物分析 | 第36-38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A68的大米固体发酵产物研究 | 第40-74页 |
3.1 研究思路 | 第40页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40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40页 |
3.2.2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3.3 菌株Streptomyces sp.A68的大米固体发酵培养与提取 | 第40-41页 |
3.4 菌株A68大米固体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 | 第41-46页 |
3.5 化合物结构解析 | 第46-7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4章 菌株A68的氟化钙大米固体发酵产物研究 | 第74-78页 |
4.1 研究思路 | 第74页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74页 |
4.3 菌株A68的氟化钙大米固体发酵培养与提取 | 第74-75页 |
4.4 菌株A68氟化钙大米固体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 | 第75页 |
4.5 化合物结构解析 | 第75-7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5章 利福平诱变株R-M1的大米固体发酵产物研究 | 第78-91页 |
5.1 研究思路 | 第78页 |
5.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78页 |
5.2.1 实验仪器 | 第78页 |
5.2.2 实验材料 | 第78页 |
5.3 突变菌株R-M1的固体发酵培养与提取 | 第78-79页 |
5.4 突变菌株R-M1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 | 第79-80页 |
5.5 化合物结构解析 | 第80-8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第6章 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91-95页 |
6.1 研究思路 | 第91页 |
6.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91页 |
6.2.1 实验仪器 | 第91页 |
6.2.2 实验材料 | 第91页 |
6.3 生物活性研究 | 第91-94页 |
6.3.1 细胞毒性活性评价 | 第91-92页 |
6.3.2 激酶抑制活性评价 | 第92页 |
6.3.3 抗真菌活性评价 | 第92页 |
6.3.4 活性评价结果 | 第92-9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7章 总结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4页 |
作者简历 | 第104-105页 |
附录 | 第105-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