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三节 文献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16-17页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主要概念界定及研究基础理论 | 第19-24页 |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一、医疗保险 | 第19页 |
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 第19页 |
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 第19-20页 |
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 | 第20页 |
第二节 医疗保险的分类 | 第20-22页 |
一、基于医疗保险性质分类 | 第20-21页 |
二、基于医疗保险层次分类 | 第21-22页 |
三、基于医疗保险对象分类 | 第22页 |
第三节 研究基础理论 | 第22-24页 |
一、福利经济学 | 第22页 |
二、大数法则 | 第22-23页 |
三、市场失灵理论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泉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现状及运行概况 | 第24-42页 |
第一节 泉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现状 | 第24-33页 |
一、参与主体 | 第25-27页 |
二、收入现状 | 第27-29页 |
三、支出现状 | 第29-31页 |
四、结余现状 | 第31-33页 |
第二节 历年收支结余情况 | 第33-36页 |
第三节 泉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情况 | 第36-42页 |
一、个人账户年度运行情况 | 第36-38页 |
二、统筹账户年度运行情况 | 第38-40页 |
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年度运行情况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泉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因素 | 第42-66页 |
第一节 泉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的影响因素 | 第42-49页 |
一、参保人数 | 第43-45页 |
二、缴费基数 | 第45-47页 |
三、缴费费率 | 第47页 |
四、基金的保值增值 | 第47-49页 |
第二节 泉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影响因素 | 第49-61页 |
一、起付线 | 第51-53页 |
二、封顶线 | 第53-55页 |
三、按比例分担 | 第55-57页 |
四、结算方式 | 第57-61页 |
第三节 其他影响因素 | 第61-66页 |
一、老龄化 | 第61-63页 |
二、住院人数 | 第63-65页 |
三、道德因素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国内其它地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经验及其启示 | 第66-72页 |
第一节 国内其它地区保持基金收支平衡的成功经验 | 第66-71页 |
一、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分析 | 第66-69页 |
二、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分析 | 第69-71页 |
第二节 国内其它地区对泉州市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的启示 | 第71-72页 |
第六章 完善泉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对策 | 第72-76页 |
第一节 泉州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原则 | 第72页 |
第二节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对策 | 第72-76页 |
一、对被保险方要求 | 第72-73页 |
二、对医疗服务供方要求 | 第73-74页 |
三、对医保经办机构的要求 | 第74-7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