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评析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导论 | 第8-12页 |
(一)选题来源及依据 | 第8-9页 |
1、选题来源 | 第8页 |
2、选题依据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及背景 | 第9-12页 |
1、文献综述 | 第9页 |
2、研究背景情况 | 第9-10页 |
3、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10页 |
4、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5、研究重点难点 | 第11-12页 |
二、《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创作概述 | 第12-17页 |
(一)创作来源及背景 | 第12-14页 |
1、作品的人物原型 | 第12-13页 |
2、音乐的直接来源 | 第13-14页 |
(二) 创作团队 | 第14-17页 |
1、合璧的创作 | 第14-15页 |
2、久违的公演 | 第15-17页 |
三、作品的审美价值 | 第17-42页 |
(一)“西为中用”的创作思潮 | 第17-19页 |
1、作品的创作背景 | 第17-18页 |
2、作品“西为中用”的创作思想 | 第18-19页 |
(二)作品创作中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 | 第19-22页 |
1、长调 | 第20-21页 |
2、短调 | 第21-22页 |
(三)美不胜收的创作技法 | 第22-39页 |
1、创作技法之美 | 第22-33页 |
2、演奏技巧之美 | 第33-39页 |
(四) 创作情态之美 | 第39-42页 |
1、“被感觉阶段” | 第40页 |
2、“想象阶段” | 第40页 |
3、“情感体验”阶段 | 第40-42页 |
四、《草原英雄小姐妹》影响下的琵琶音乐创作 | 第42-50页 |
(一)西化的琵琶音乐体裁 | 第42-44页 |
(二)琵琶音乐创作中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 | 第44-50页 |
1、拿来主义 | 第46页 |
2、汲取元素 | 第46-48页 |
3、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琵琶音乐创作中的价值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注释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一、著作 | 第55页 |
二、学位论文 | 第55-56页 |
三、期刊论文 | 第56-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