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1页 |
选题缘起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9页 |
本选题的特点和新意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青年旅舍与留言墙的关系 | 第11-22页 |
第一节 青年旅舍的溯源与发展 | 第11-17页 |
1.1.1 从世界上第一家青年旅舍到国际青年旅舍联盟 | 第11-12页 |
1.1.2 青年旅舍在中国 | 第12页 |
1.1.3 青年旅舍的种类 | 第12-15页 |
1.1.4 青年旅舍的特点 | 第15-16页 |
1.1.5 总结 | 第16-17页 |
第二节、留言墙的溯源与发展 | 第17-19页 |
1.2.1 留言墙的前身 | 第17-18页 |
1.2.2 之后在中国的发展 | 第18-19页 |
第三节、留言墙存在于青年旅舍的偶然与必然 | 第19-22页 |
1.3.1 青年旅舍的本质属性 | 第19-20页 |
1.3.2 为什么留言墙会普遍地出现在青年旅馆中 | 第20-22页 |
第二章 青年旅舍留言墙的田野调查整理 | 第22-29页 |
第一节、田野调查概况 | 第22-23页 |
2.1.1 调查区域 | 第22页 |
2.1.2 留言墙的现状概述 | 第22-23页 |
第二节、留言者群体分析 | 第23-27页 |
2.2.1 留言者群体分类 | 第23-24页 |
2.2.2 留言的动机和留言行为分析 | 第24-27页 |
第三节、留言方式分析 | 第27-29页 |
2.3.1 留言者的留言手段 | 第27-28页 |
2.3.2 留言时间 | 第28页 |
2.3.3 留言位置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都市病的治疗”与“香格里拉的想象” | 第29-37页 |
第一节、都市病的治疗与反城市话语的出现 | 第29-31页 |
3.1.1 都市病的形成 | 第29-30页 |
3.1.2 反城市话语的出现 | 第30-31页 |
第二节、年轻人的处境 | 第31-33页 |
3.2.1 就业、买房和买车成了今天捆绑中国年轻人最大的枷锁 | 第31-33页 |
3.2.2 中国年轻人面临的情感困惑 | 第33页 |
第三节、香格里拉的想象 | 第33-37页 |
3.3.1 远离都市,回归简单的生活便是“香格里拉” | 第34-35页 |
3.3.2 信仰的确立,期盼心灵的净化使所处之地称为“香格里拉” | 第35-36页 |
3.3.3 “香格里拉”终在远方,重要的是在路上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取代留言墙 | 第37-40页 |
第一节、互联网对应留言墙各项功能的强化方式 | 第37-38页 |
4.1.1 互联网技术下的留言墙形式更加多样化 | 第37页 |
4.1.2 互联网技术下留言墙的内容随空间的解域化而丰富 | 第37-38页 |
4.1.3 互联网技术下的留言墙将信息传递变被为主动,更大地满足人的交流的需求 | 第38页 |
第二节、互联网的发展埋没了哪些留言墙的好处 | 第38-40页 |
4.2.1 数字化导致手写体的信息流失 | 第38页 |
4.2.2 人们阅读留言的兴奋感与珍惜度随偶遇的比重降低而降低 | 第38-39页 |
4.2.3 方便出下流 | 第39页 |
4.2.4 可能性的增减对心理的影响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相关文献 | 第41-42页 |
附录 | 第42-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