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环境监测与评估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2.1 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2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2.3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主要技术 | 第16-22页 |
| 2.1 系统功能介绍 | 第16页 |
| 2.2 系统方案设计 | 第16-17页 |
| 2.3 Zig Bee无线网络技术分析 | 第17-20页 |
| 2.3.1 Zig Bee网络结构 | 第18-19页 |
| 2.3.2 Zig Bee设备 | 第19页 |
| 2.3.3 Zig Bee拓扑结构 | 第19-20页 |
| 2.4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分析 | 第20-21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3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研究及实现 | 第22-39页 |
| 3.1 模糊理论 | 第22-23页 |
| 3.1.1 模糊理论概述 | 第22页 |
| 3.1.2 模糊系统 | 第22-23页 |
| 3.2 BP神经网络 | 第23-27页 |
| 3.2.1 神经网络概述 | 第23-24页 |
| 3.2.2 BP神经网络结构 | 第24-25页 |
| 3.2.3 BP神经网络训练方法 | 第25-27页 |
| 3.3 T-S模糊神经网络 | 第27-30页 |
| 3.3.1 模糊理论与神经网络结合 | 第27页 |
| 3.3.2 T-S模糊神经网络结构 | 第27-29页 |
| 3.3.3 T-S模糊神经网络学习方法 | 第29-30页 |
| 3.4 家居环境评估模型的建立和仿真 | 第30-38页 |
| 3.4.1 建立评估模型 | 第31-34页 |
| 3.4.2 训练评估模型 | 第34-36页 |
| 3.4.3 验证评估模型 | 第36-38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4 智能家居环境监测与评估系统硬件设计 | 第39-51页 |
| 4.1 硬件总体架构设计 | 第39-40页 |
| 4.2 Zig Bee协调器硬件设计 | 第40-44页 |
| 4.2.1 CC2530射频芯片 | 第40-41页 |
| 4.2.2 USB转串口电路 | 第41-42页 |
| 4.2.3 LED及报警电路 | 第42页 |
| 4.2.4 RF模块匹配电路 | 第42-43页 |
| 4.2.5 电源电路 | 第43-44页 |
| 4.3 终端执行模块硬件设计 | 第44-50页 |
| 4.3.1 温湿度及光线检测电路 | 第44-46页 |
| 4.3.2 烟雾及CO_2检测电路 | 第46-47页 |
| 4.3.3 PM2.5 检测电路 | 第47-48页 |
| 4.3.4 空调控制电路 | 第48页 |
| 4.3.5 窗帘控制电路 | 第48-49页 |
| 4.3.6 照明控制电路 | 第49-5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5 智能家居环境监测与评估系统软件设计 | 第51-64页 |
| 5.1 Zig Bee协议栈开发环境搭建 | 第51页 |
| 5.2 Zig Bee协调器软件设计 | 第51-56页 |
| 5.2.1 Zig Bee无线网络通信模块 | 第52-55页 |
| 5.2.2 串口通信模块 | 第55-56页 |
| 5.3 Zig Bee终端设备软件设计 | 第56-59页 |
| 5.3.1 终端节点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第57页 |
| 5.3.2 终端节点家电控制程序设计 | 第57-59页 |
| 5.4 管理中心软件设计 | 第59-63页 |
| 5.4.1 开发环境介绍 | 第60页 |
| 5.4.2 各功能模块的分析 | 第60-63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6 系统测试分析 | 第64-69页 |
| 6.1 系统功能测试 | 第64-67页 |
| 6.2 Zig Bee无线通信性能测试 | 第67-68页 |
| 6.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7.1 总结 | 第69-70页 |
| 7.2 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