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5页 |
1.1 概述 | 第11-12页 |
1.2 炎症因子与肿瘤的相关性 | 第12页 |
1.3 小檗碱抗炎活性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 | 第12-13页 |
1.4 中医对肝癌及消渴的认识 | 第13-14页 |
1.5 实验方法及目的 | 第14-15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5-23页 |
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15-16页 |
2.1.1 细胞 | 第15页 |
2.1.2 主要试剂与材料 | 第15-16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16页 |
2.2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16-17页 |
2.2.1 细胞培养相关试剂配制 | 第16-17页 |
2.2.2 ELISA实验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17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7-22页 |
2.3.1 细胞的复苏、培养、冻存 | 第17-18页 |
2.3.2 细胞划痕观察细胞迁移能力 | 第18页 |
2.3.3 CCK8法检测细胞的生长率 | 第18-19页 |
2.3.4 CCK8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 | 第19页 |
2.3.5 ELISA法检测细胞炎性因子 | 第19-20页 |
2.3.6 QPCR法检测细胞基因表达水平 | 第20-22页 |
2.4 统计处理 | 第22-23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3-27页 |
3.1 葡萄糖对HCCLM3细胞迁移、增殖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 BBR对高糖培养HCCLM3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 | 第24-25页 |
3.3 BBR对高糖培养HCCLM3细胞炎症因子IL-6、TNF-α的变化 | 第25-26页 |
3.4 BBR对高糖培养HCCLM3细胞NF-?B、Beclin1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26-27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7-3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6-37页 |
综述 | 第37-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