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细菌纤维素 | 第10-12页 |
1.1.1 细菌纤维素生产菌 | 第10页 |
1.1.2 细菌纤维素生产机理 | 第10-11页 |
1.1.3 细菌纤维素性质结构 | 第11页 |
1.1.4 细菌纤维素生产研究 | 第11-12页 |
1.2 微生物的固定化研究 | 第12-14页 |
1.2.1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 | 第12页 |
1.2.2 固定化方法分类 | 第12页 |
1.2.3 固定化载体的选择 | 第12-13页 |
1.2.4 细菌纤维素做固定化载体 | 第13-14页 |
1.3 缓释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1 缓释技术 | 第14页 |
1.3.2 缓释机理分类 | 第14页 |
1.3.3 缓释制剂分类 | 第14页 |
1.3.4 微生物菌剂缓释 | 第14-15页 |
1.4 高氨氮废水的研究 | 第15-17页 |
1.4.1 高氨氮废水的危害 | 第15页 |
1.4.2 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5-16页 |
1.4.3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在高氨氮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1.5 生化池填料研究 | 第17页 |
1.5.1 投加填料的活性污泥生化池 | 第17页 |
1.5.2 生化池中的填料分类 | 第17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17-20页 |
1.6.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细菌纤维素生产菌的筛选与鉴定 | 第20-32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0-22页 |
2.2.1 实验药品 | 第20-21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2.3 材料来源 | 第21-22页 |
2.2.4 标准菌来源 | 第22页 |
2.2.5 培养基的配制 | 第22页 |
2.3 实验内容 | 第22-26页 |
2.3.1 水果发酵泡水制备 | 第22页 |
2.3.2 菌悬液的制备 | 第22-23页 |
2.3.3 产酸菌的筛选 | 第23页 |
2.3.4 产凝胶状BC菌的筛选 | 第23-24页 |
2.3.5 产凝胶状BC菌的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鉴定 | 第24-25页 |
2.3.6 产量对比实验 | 第25页 |
2.3.7 产物的纯化 | 第25页 |
2.3.8 产物的干燥 | 第25页 |
2.3.9 K菌生产规律研究 | 第25-26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6-29页 |
2.4.1 菌株的筛选 | 第26页 |
2.4.2 染色显微观察 | 第26页 |
2.4.3 ITS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26-27页 |
2.4.4 产量对比试验 | 第27-28页 |
2.4.5 K菌生产规律研究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2页 |
第三章 细菌纤维素生产条件优化研究 | 第32-52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3.2.1 实验药品 | 第32-33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3.2.3 培养基的配制 | 第33页 |
3.3 实验内容 | 第33-36页 |
3.3.1 碳源优选实验 | 第33-34页 |
3.3.2 果汁增产实验 | 第34页 |
3.3.3 响应面优化实验 | 第34-36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6-50页 |
3.4.1 碳源优化实验 | 第36-38页 |
3.4.2 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案及结果 | 第38-40页 |
3.4.3 诊断检查模型和曲面的显著性 | 第40-43页 |
3.4.4 模型交互项的解析 | 第43-49页 |
3.4.5 最佳生产条件的预测与验证 | 第49-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细菌纤维素理化特性研究 | 第52-66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52-53页 |
4.2.1 实验药品 | 第52-53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3页 |
4.2.3 碱洗液的配制 | 第53页 |
4.3 实验内容 | 第53-55页 |
4.3.1 BC产物的制备和纯化 | 第53页 |
4.3.2 BC产物性能表征 | 第53-55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5-63页 |
4.4.1 BC产物的宏观、微观形貌 | 第55-56页 |
4.4.2 衰减全反射(ATR-FTIR)红外光谱分析 | 第56-57页 |
4.4.3 压汞仪法测量孔隙率 | 第57-59页 |
4.4.4 热重分析 | 第59页 |
4.4.5 含水率 | 第59-61页 |
4.4.6 XRD射线衍射测量结晶度 | 第61-62页 |
4.4.7 机械强度 | 第62-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6页 |
第五章 细菌纤维素菌剂处理高氨氮污水 | 第66-76页 |
5.1 引言 | 第66-67页 |
5.2 实验材料 | 第67-68页 |
5.2.1 实验药品 | 第67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67页 |
5.2.3 模拟高氨氮废水 | 第67页 |
5.2.4 污泥及菌种来源 | 第67-68页 |
5.2.5 培养基的配制 | 第68页 |
5.2.6 实验装置 | 第68页 |
5.3 实验内容 | 第68-70页 |
5.3.1 BC膜固定粉红菌FP-3的研究 | 第68-69页 |
5.3.2 BC固定AD05菌株处理模拟高氨氮废水的研究 | 第69页 |
5.3.3 外加填料辅助高氨氮污水处理的研究 | 第69-70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70-75页 |
5.4.1 BC膜固定化性能研究 | 第70-71页 |
5.4.2 固定化材料缓释菌株性能研究 | 第71-72页 |
5.4.3 固定化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脱氮菌处理高氨氮废水 | 第72-73页 |
5.4.4 BC外加填料辅助高氨氮污水的处理研究 | 第73-7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