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5-3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9-26页 |
1.3 问题提出 | 第26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26页 |
1.5 研究概念界定 | 第26-29页 |
1.6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29-31页 |
2 矿区土地退出冲突解析 | 第31-41页 |
2.1 矿区土地退出利益相关者界定 | 第31-35页 |
2.2 矿区土地退出利益相关者诉求 | 第35-37页 |
2.3 矿区土地退出利益相关者冲突缘由 | 第37-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3 矿区土地退出路径分析 | 第41-56页 |
3.1 矿区土地退出内涵 | 第41-47页 |
3.2 矿区土地收储 | 第47-52页 |
3.3 矿区土地改造 | 第52-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4 基于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的矿区土地收储 | 第56-65页 |
4.1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适用性分析 | 第56-59页 |
4.2 矿区土地收储博弈过程 | 第59-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5 基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矿区土地改造 | 第65-79页 |
5.1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适用性分析 | 第65-68页 |
5.2 矿区土地改造博弈前提条件 | 第68-70页 |
5.3 矿区土地改造博弈均衡求解 | 第70-76页 |
5.4 矿区土地改造博弈均衡结果 | 第76-7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6 案例分析—晋煤集团古书院矿土地退出 | 第79-90页 |
6.1 项目简介 | 第79-84页 |
6.2 古书院矿土地退出各方诉求 | 第84-85页 |
6.3 基于动态博弈的古书院矿土地退出路径优选 | 第85-8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7 结论 | 第90-93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90-91页 |
7.2 研究创新点 | 第91页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9页 |
附录 | 第99-100页 |
作者简历 | 第100-10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