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己及其诗歌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7-14页 |
一、关于齐己的生平与交游的研究 | 第10页 |
二、关于齐己诗歌作品的研究 | 第10-14页 |
第一章 齐己生平经历与交游考述 | 第14-31页 |
第一节 齐己生卒年补考与生平经历 | 第14-21页 |
第二节 齐己交游情况考述 | 第21-31页 |
一、齐己与僧友的交游 | 第21-25页 |
二、齐己与文士的交游 | 第25-31页 |
第二章 齐己思想心态 | 第31-39页 |
第一节 齐己的思想 | 第31-35页 |
一、占据主导的佛学思想 | 第31-33页 |
二、渗透并存的儒家、道教思想 | 第33-35页 |
第二节 放逸旷达、忧郁苦闷的创作心态 | 第35-39页 |
第三章 诗歌创作与题材内容 | 第39-62页 |
第一节 优美细腻的写景咏物诗 | 第39-44页 |
第二节 朴实深刻的纪事诗 | 第44-47页 |
第三节 微妙超脱的佛理诗 | 第47-50页 |
第四节 真挚深沉的感怀诗 | 第50-55页 |
第五节 情真意长的交游诗 | 第55-62页 |
第四章 广泛多样、众体皆备的诗体特征 | 第62-75页 |
第一节 圆熟严整、清空澹净的五七言律诗 | 第63-70页 |
第二节 怪癖生硬、率意芜杂的古体诗与绝句 | 第70-75页 |
第五章 幽远浑融的意境营造艺术 | 第75-98页 |
第一节 意象的种类与性状 | 第75-89页 |
一、描述性意象为主的意象类别 | 第75-79页 |
二、具体性、静态性的意象性状特征 | 第79-89页 |
第二节 平列式意象结构与幽远浑融的意境营造 | 第89-98页 |
第六章 清新省净、平易流利的语言修辞特征 | 第98-107页 |
第一节 语言特征 | 第98-104页 |
一、清新明丽的整体品格 | 第98-100页 |
二、语言省净、准确而富于表现力 | 第100-102页 |
三、语言的平易流利倾向 | 第102-104页 |
第二节 单纯明晰的典故运用 | 第104-107页 |
第七章 清幽冷峭为主的诗歌审美风格 | 第107-120页 |
第一节 清幽冷峭 | 第108-113页 |
第二节 偈颂味 | 第113-116页 |
第三节 奇崛僻涩 | 第116-120页 |
第八章 齐己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 第120-126页 |
第一节 历史地位 | 第120-122页 |
第二节 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 第122-126页 |
结语 | 第126-12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27-135页 |
致谢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