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大气环境评估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本人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京津冀区域大气环境分析 | 第17-28页 |
2.1 京津冀概述 | 第17-19页 |
2.1.1 京津冀区域简介 | 第17-18页 |
2.1.2 京津冀都市圈简介 | 第18-19页 |
2.2 京津冀区域大气环境分析 | 第19-27页 |
2.2.1 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分析 | 第19-22页 |
2.2.2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分析 | 第22-25页 |
2.2.3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分类分析 | 第25-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区域大气环境评价模型研究 | 第28-45页 |
3.1 区域大气环境评价模型概述 | 第28-29页 |
3.2 单因素评价模型 | 第29-31页 |
3.2.1 单因素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29页 |
3.2.2 实例分析 | 第29-31页 |
3.3 空气质量指数模型 | 第31-35页 |
3.3.1 空气质量指数模型的构建 | 第31-33页 |
3.3.2 实例分析 | 第33-35页 |
3.4 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模型 | 第35-43页 |
3.4.1 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模型 | 第35-38页 |
3.4.2 实例分析 | 第38-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区域大气环境预测模型研究 | 第45-55页 |
4.1 大气环境预测模型概述 | 第45-49页 |
4.1.1 灰色预测模型 | 第45-48页 |
4.1.2 神经网络模型 | 第48-49页 |
4.2 区域大气环境短期预测 | 第49-51页 |
4.2.1 区域大气环境短期预测流程 | 第49-50页 |
4.2.2 实例计算及决策意义分析 | 第50-51页 |
4.3 区域大气环境长期预测 | 第51-54页 |
4.3.1 区域大气环境排放浓度预测 | 第52-53页 |
4.3.2 区域大气环境排放量预测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区域大气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55-70页 |
5.1 系统功能设计 | 第55-59页 |
5.2 开发环境及关键技术 | 第59页 |
5.3 系统实现展示 | 第59-68页 |
5.3.1 登陆注册 | 第59-61页 |
5.3.2 资源共享模块 | 第61-63页 |
5.3.3 GIS专题模块 | 第63-65页 |
5.3.4 对比分析模块 | 第65-66页 |
5.3.5 大气环境评价模块 | 第66-67页 |
5.3.6 大气环境预测模块 | 第67页 |
5.3.7 系统管理模块 | 第67-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结论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