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流行病数据空间分析--以细菌性痢疾为例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1 绪论 | 第11-21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 1.1.1 GIS的快速发展与空间数据的丰富 | 第11-12页 |
| 1.1.2 多学科交叉与数据分析的需求 | 第12页 |
| 1.1.3 空间分析方法与技术的发展 | 第12-13页 |
| 1.1.4 流行病与国家检测系统 | 第13页 |
| 1.1.5 工作基础 | 第13-14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 1.2.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 1.2.2 实践意义 | 第14页 |
| 1.3 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 1.3.1 空间分析的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1.3.2 空间分析在流行病领域的研究 | 第15-18页 |
| 1.3.3 空间数据分析工具介绍 | 第18页 |
| 1.4 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 2 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 第21-35页 |
| 2.1 点模式分析 | 第21-25页 |
| 2.1.1 样方计数法 | 第21-22页 |
| 2.1.2 最近邻距离法 | 第22-23页 |
| 2.1.3 核密度估计 | 第23-24页 |
| 2.1.4 扫描统计量 | 第24-25页 |
| 2.2 空间相关性分析 | 第25-30页 |
| 2.2.1 全局空间自相关 | 第27-28页 |
| 2.2.2 局部空间自相关 | 第28-30页 |
| 2.3 空间回归分析 | 第30-35页 |
| 2.3.1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第30-32页 |
| 2.3.2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 第32-35页 |
| 3 河南省细菌性痢疾空间分析 | 第35-61页 |
|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 | 第35-39页 |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5-36页 |
| 3.1.2 数据与处理 | 第36-39页 |
| 3.2 河南省细菌性痢疾空间分析 | 第39-54页 |
| 3.2.1 县级发病率空间分布 | 第39-43页 |
| 3.2.2 空间相关性分析 | 第43-47页 |
| 3.2.3 时空扫描统计分析 | 第47-54页 |
| 3.3 影响因素分析 | 第54-58页 |
| 3.3.1 地理加权回归建模 | 第55-57页 |
| 3.3.2 空间面板数据建模 | 第57-58页 |
| 3.4 不确定性分析 | 第58-61页 |
| 4 结论与展望 | 第61-65页 |
| 4.1 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 4.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2-65页 |
| 4.2.1 不足 | 第63页 |
| 4.2.2 展望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 致谢 | 第71-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