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绪论 | 第11-26页 |
1.1 高分子缓释微球简介 | 第12页 |
1.2 微球材料 | 第12-13页 |
1.3 微球给药途径 | 第13-14页 |
1.4 微球的制备方法 | 第14-18页 |
1.4.1 水相/油相/水相复乳法(W/O/W) | 第15页 |
1.4.2 固体/油相/水相乳化法(S/O/W) | 第15-16页 |
1.4.3 喷雾干燥法 | 第16-17页 |
1.4.4 超临界流体沉降技术 | 第17-18页 |
1.5 微球释药机理 | 第18-20页 |
1.6 膜乳化技术发展及现状 | 第20-24页 |
1.6.1 膜乳化技术基本原理 | 第21-24页 |
1.6.2 膜乳化技术的应用 | 第24页 |
1.7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常规膜乳化法制备艾塞那肽-PLGA微球 | 第26-52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27-29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9-32页 |
2.3.1 初乳的稳定性检测 | 第29页 |
2.3.2 载药微球制备方法 | 第29页 |
2.3.3 包埋率的测定 | 第29-31页 |
2.3.4 载药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测定 | 第31页 |
2.3.5 PLGA微球表面形貌的表征 | 第31页 |
2.3.6 PLGA载药微球体外释放 | 第31-32页 |
2.3.7 油水界面张力的测量 | 第32页 |
2.3.8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第32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50页 |
2.4.1 PVA浓度对微球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32-35页 |
2.4.2 外水相剪切力对微球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35-36页 |
2.4.3 过膜压力对微球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36-38页 |
2.4.4 Exenatide载药微球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38-39页 |
2.4.5 艾塞那肽-PLGA载药微球包埋率 | 第39-41页 |
2.4.6 艾塞那肽-PLGA载药微球体外释放 | 第41-42页 |
2.4.7 初乳制备方法对载药微球的影响 | 第42-46页 |
2.4.8 载药量对微球释放过程的影响 | 第46-5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3章快速膜乳化技术制备胸腺法新-PLGA载药微球的研究 | 第52-68页 |
3.1 引言 | 第52-53页 |
3.2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53-55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55-57页 |
3.3.1 快速膜乳化制备胸腺法新-PLGA微球 | 第55-56页 |
3.3.2 微球粒径和粒径分布测定 | 第56页 |
3.3.3 微球表面形貌观察 | 第56页 |
3.3.4 胸腺法新包埋率测定 | 第56-57页 |
3.3.5 微球体外释放 | 第57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57-67页 |
3.4.1 油相聚合物浓度对微球制备的影响 | 第58-59页 |
3.4.2 油相乳化剂浓度对微球制备的影响 | 第59-61页 |
3.4.3 过膜压力对微球制备的影响 | 第61-62页 |
3.4.4 外水相p H值对微球制备的影响 | 第62-63页 |
3.4.5 内水相体积对微球制备的影响 | 第63-64页 |
3.4.6 PLGA分子量对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影响 | 第64-66页 |
3.4.7 载药微球的药物活性 | 第66-6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