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电子设备论文

机舱电子设备辐射电磁场测试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近场测量理论的研究第11-12页
        1.2.2 近场测量技术的发展第12-13页
        1.2.3 孔缝耦合理论的研究第13-14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飞机辐射的电磁场特性分析第16-31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电磁兼容理论基础第16-20页
        2.2.1 信号的时域与频域第16-17页
        2.2.2 电磁骚扰单位分贝的概念第17-18页
        2.2.3 辐射发射测试实质第18-20页
    2.3 辐射电磁场远近场变换第20-26页
        2.3.1 近场测量理论基础第20-21页
        2.3.2 平面波谱展开理论第21-23页
        2.3.3 平面波近远场变换第23页
        2.3.4 偶极子阵列天线的近场与远场第23-26页
    2.4 孔缝耦合理论基础第26-30页
        2.4.1 孔缝耦合分析模型第26-27页
        2.4.2 广义网络理论第27-28页
        2.4.3 本征模方法第28-30页
        2.4.4 两种求解方法的区别第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机身等效模型辐射特性研究第31-40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缝隙对机身等效模型辐射特性的影响第31-35页
        3.2.1 等效模型建立第31页
        3.2.2 不同缝隙尺寸对辐射特性的影响第31-32页
        3.2.3 不同缝隙角度对辐射特性的影响第32-34页
        3.2.4 地面对缝隙辐射特性的影响第34-35页
    3.3 孔缝对飞机等效模型辐射特性的影响第35-39页
        3.3.1 圆形孔缝对飞机等效模型辐射特性的影响第35-36页
        3.3.2 方形孔对飞机等效模型辐射特性的影响第36-37页
        3.3.3 三角形孔缝对飞机等效模型辐射特性的影响第37-38页
        3.3.4 三种孔缝阵列对飞机等效模型辐射特性的影响第38-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整机模型辐射电场远近场变换的仿真分析第40-74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建立真实飞机模型第40-43页
        4.2.1 飞机模型的改造第40-42页
        4.2.2 飞机模型的导入第42-43页
    4.3 500kHz-30MHz时飞机辐射电场远近场变化第43-61页
        4.3.1 500kHz-30MHz远近场量值转换关系第43-59页
        4.3.2 辐射远近区电场的影响因素第59-61页
    4.4 50MHz-400MHz时飞机辐射电场远近场变化第61-71页
        4.4.1 50MHz-400MHz远近场量值转换关系第61-69页
        4.4.2 辐射远近区电场的影响因素第69-71页
    4.5 1GHz时飞机辐射电场远近场变化第71-72页
    4.6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结论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卡尔曼滤波方法在火星着陆自主导航中的应用
下一篇:卫星数据管理分系统地面测试设备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