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五台山碑文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绪论 | 第8-12页 |
| 上篇: 碑文注释 | 第12-44页 |
| 一、五台山清凉寺碑 | 第12-22页 |
| 二、金光照和尚碑 | 第22-27页 |
| 三、寿阳县大乐山重修古楞伽寺碑记 | 第27-29页 |
| 四、哭日本国内供奉大德灵仙和尚诗并序 | 第29-32页 |
| 五、唐故齐公铭志并叙 | 第32-35页 |
| 六、长者龛记 | 第35-39页 |
| 七、五台山及灯台讼 | 第39-44页 |
| 下篇: 研究部分略论般若、文殊菩萨与五台山之融合 | 第44-57页 |
| 一、义学融合 | 第44-48页 |
| 二、历史融合 | 第48-52页 |
| 三、政治融合 | 第52-57页 |
| 结论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附录 | 第62-76页 |
| 一、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 | 第62页 |
| 二、大唐润州句容县大泉寺新三门记并序 | 第62-63页 |
| 三、大唐华严寺杜顺和尚行记 | 第63-64页 |
| 四、佛顶尊胜陀罗尼幢记 | 第64页 |
| 五、尊胜陀罗尼幢记 | 第64-65页 |
| 六、唐杭州灵隐山天竺寺故大和尚塔铭并序 | 第65-66页 |
| 七、唐思恒律师志铭 | 第66-67页 |
| 八、通泉县灵鹫佛宇记 | 第67页 |
| 九、新罗国故两朝国师教谥朗空大师白月栖云之塔碑铭 | 第67-70页 |
| 十、佛光寺陀罗尼经幢(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并序) | 第70-76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