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3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2-16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6-29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26-28页 |
三、国内外文献评价 | 第28-29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 | 第29-3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29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31-33页 |
第二章 非SNA生产核算的基本问题 | 第33-46页 |
第一节 非SNA生产核算的主体 | 第33-35页 |
一、非SNA生产的主体概念 | 第33页 |
二、非SNA生产的主体分类 | 第33-35页 |
第二节 非SNA生产核算的范围 | 第35-41页 |
一、生产活动的内涵与演变 | 第35-39页 |
二、非SNA生产的判断标准 | 第39-40页 |
三、非SNA生产的范围 | 第40-41页 |
第三节 非SNA生产的具体分类 | 第41-46页 |
一、联合国的非SNA生产分类体系 | 第41-43页 |
二、欧盟的非SNA生产分类体系 | 第43-46页 |
第三章 非SNA生产货币价值的估算方法 | 第46-99页 |
第一节 非SNA生产货币价值估算的数据来源 | 第46-57页 |
一、时间利用调查 | 第46-54页 |
二、住户产出调查 | 第54-56页 |
三、其他调查 | 第56-57页 |
第二节 产出法估算非SNA生产货币价值 | 第57-76页 |
一、估算非SNA生产的总产值 | 第57-62页 |
二、估算非SNA生产的增加值 | 第62-67页 |
三、估算非SNA生产的净增加值 | 第67-75页 |
四、产出法估算非SNA生产货币价值的评价 | 第75-76页 |
第三节 投入法估算非SNA生产货币价值 | 第76-95页 |
一、机会成本法(OCA) | 第77-83页 |
二、专业人员替代成本法(SWCA) | 第83-86页 |
三、保姆替代成本法(HRCA) | 第86-88页 |
四、投入法估算非SNA生产货币价值的比较分析 | 第88-95页 |
第四节 非SNA生产货币价值估算方法的综合比较 | 第95-98页 |
一、估算思路的比较 | 第95-96页 |
二、估算结果的比较 | 第96-97页 |
三、估算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 第97-98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四章 融入非SNA生产的住户卫星账户的构建及拓展 | 第99-138页 |
第一节 住户卫星账户的基本范畴 | 第100-102页 |
一、住户生产核算主体的界定 | 第100-101页 |
二、住户生产核算范围的界定 | 第101-102页 |
第二节 住户部门循环账户的构建 | 第102-114页 |
一、拓展后的生产账户 | 第103-104页 |
二、拓展后的收入分配账户 | 第104-108页 |
三、拓展后的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 第108-110页 |
四、拓展后的资本账户 | 第110-112页 |
五、拓展后的住户部门综合账户 | 第112-114页 |
第三节 住户生产卫星账户的构建 | 第114-117页 |
一、住户生产卫星账户与SNA账户的逻辑联系 | 第114-115页 |
二、住户生产卫星账户范式的设计 | 第115-117页 |
第四节 住户生产卫星账户的拓展(NTTA) | 第117-136页 |
一、国民时间转移账户(NTTA) | 第117-121页 |
二、NTTA的数据来源和方法 | 第121-128页 |
三、NTTA结果与分析 | 第128-136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36-138页 |
第五章 非SNA生产核算的实践探索——以浙江省为例 | 第138-178页 |
第一节 基本问题 | 第138-145页 |
一、中国非SNA生产范围的界定 | 第138-139页 |
二、中国非SNA生产的具体分类 | 第139-142页 |
三、中国住户投入产出调查 | 第142-145页 |
第二节 投入法估算非SNA生产货币价值 | 第145-160页 |
一、时间利用情况分析 | 第145-146页 |
二、机会成本法(OCA) | 第146-154页 |
三、专业人员替代成本法(SWCA) | 第154-156页 |
四、保姆替代成本法(HRCA) | 第156-159页 |
五、投入法各种方法比较 | 第159-160页 |
第三节 产出法估算非SNA生产货币价值 | 第160-166页 |
一、产出法替代品的设计 | 第160-162页 |
二、市场替代品的价格选择 | 第162-163页 |
三、估算非SNA生产的总产出和增加值 | 第163-165页 |
四、投入法和产出法比较 | 第165-166页 |
第四节 住户生产卫星账户 | 第166-176页 |
一、住户生产卫星账户的构建 | 第166-173页 |
二、住户生产卫星账户对国民经济总量指标的影响 | 第173-176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76-178页 |
第六章 非SNA生产核算结果的国际比较——以浙江省为例 | 第178-193页 |
第一节 非SNA生产时间利用分析 | 第178-185页 |
一、非SNA生产活动的类别差异 | 第178-180页 |
二、非SNA生产活动的性别差异 | 第180-183页 |
三、非SNA生产活动的城乡差异 | 第183-184页 |
四、非SNA生产活动的代际比较 | 第184-185页 |
第二节 非SNA生产货币价值分析 | 第185-192页 |
一、估算女性对经济的贡献 | 第185-187页 |
二、衡量地区福利水平 | 第187-188页 |
三、衡量收入不平等程度 | 第188-192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192-193页 |
第七章 结论、建议及拓展 | 第193-202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193-197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197-200页 |
一、定期开展时间利用调查 | 第198页 |
二、定期编制住户生产卫星账户 | 第198-199页 |
三、加强调查数据的开发利用 | 第199-200页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第200-202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210页 |
附录 | 第210-22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226-227页 |
致谢 | 第227-228页 |